健康養身★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宣布新增33例本土病例,其中有6人於中和某公寓發生群聚感染,但全數住在同棟不同戶;指揮官陳時中認為「很奇怪」,同時新北市衛生局也採取應變措施。另外基隆市府針對小吃店傳染鏈,做進一步的疫調後,有新的發現。


中和公寓6人確診 該公寓設機動篩檢站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中和區3月25日與26日出現兩例確診案,衛生局發布540通簡訊,提醒民眾前往篩檢站採檢。疫調比對發現,案22639與案22946居住地為同一棟公寓,立即匡列該棟12戶居民、共29人安排採檢,經採檢其中6人(案23069到23074)PCR陽性,Ct值14.6到26.6。目前衛生局共匡列相關接觸者共306人、居家隔離127人,均已安排採檢,其中幼兒園接觸者209人採檢均為陰性,持續疫調中。並且即日起至31日,該區域增設社區機動篩檢站,鼓勵民眾踴躍採檢。


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案23023、23073在新北的公共場所足跡。(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案23075、23076、23077在新北的確診足跡。(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案23078、23079在新北的確診足跡。(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基隆市調查小吃店消費時序 王必勝坐鎮基隆


基隆市府表示,經過警察局的專案小組調閱電信紀錄與監視器,以及衛生局做更細部的疫調後,小吃店內進行調查,發現原指標案件22595與警察局同仁這組客人,其實是當晚的最後一組客人,不太可能是最初感染源的起點;在3月21日晚間9時左右,銀河小吃店最早共有兩組客人前往消費,分別是海大老師(案23022)與友人總共有3人,消費時間為晚間9點至10點;另外,則拖板車司機(案22690)與友人共6人,消費時間是晚間9點至隔日(22日)凌晨2點。


至於首先發病的40多歲女性(案22595)及第二分局偵查隊長(案22638)、第一分局小隊長(案22596),則是在3月22日凌晨1時左右,才前往銀河小吃店消費,與海大老師並沒有重疊,但與拖板車司機等人的消費時間則是在3月22日1至2點間有所重疊。因此推測最初的感染源頭很可能並非指標個案22595與員警這組客人。


副指揮官王必勝目前已坐鎮基隆,並透過FB呼籲基隆市市民:如果有新冠相關症狀或與確診者接觸、足跡重疊,請就近前往篩檢站進行檢驗。同時也麻煩基隆市各醫院及基層院所提高警覺,替疑似的病人安排PCR檢驗;另外基隆市長林右昌即使居隔中,仍會密切了解狀況。最後喊話「基隆加油!」


北市女看護與雇主確診 衛生局公布基隆案匡列結果


台北市衛生局公布本土確診案23063為20多歲女性,居住於臺北市中山區, 3月27日出現喉嚨不適症狀,28日採檢PCR陽性確診,CT值22.1,北市衛生局匡列其密切接觸者47人居家隔離,其中6人陰性,其餘41人尚在檢驗,持續疫調中。


案23064為20多歲印尼籍女性,於松山區從事家庭看護工,照顧案23065(40多歲女性) ,3月27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喉嚨痛等症狀, 28日採檢PCR陽性確診,CT值17.7。北市衛生局匡列密切接觸者3人居家隔離,其中1人PCR陽性,CT值14.3,目前無症狀,其餘2人檢驗中。


截至今(29)日中午12時,台北市本土確診案22952、23022、23024,北市衛生局合計匡列居家隔離123人,其中39人陰性,84人檢驗中;擴大採檢133人,其中6人陰性,127人檢驗中。


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案22946在台北市內足跡。(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案23024在台北市內足跡。(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案23078、23079在台北市內足跡。(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案23064、23065在台北市內足跡。(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案23073在台北市內足跡。(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中和同棟公寓不同戶群聚「很奇怪」 最新足跡公布整理

▲案22731在台北市內足跡。(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病主法》邁入3週年 你了解什麼是病人自主權利法?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癌症原來稱作是「絕症」、「不治之症」,拜現代醫療科技不斷精進,罹癌存活時間不斷拉長,病患的生活品質也逐步提升;2006年起,世界衛生組織重新定義為「癌症是一種慢性病」,是可以治療、控制,甚至能夠治癒的。4成癌患死於營養不良,發炎是原因根據研究發現,高達4成的癌症病患,最終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竹11歲小妹妹,被同學笑說O型腿很醜心裡很自卑,媽媽也覺得女孩子O型腿不太美觀,去骨科醫師求診都說要等長大以後再做切骨矯正手術,一方面緩不濟急,另一方面切骨需要癒合時間,影響求學,經人介紹至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處求診,診斷為O型腿,並且生長板還沒閉合,且初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養顏美容是女性永不退燒的話題,除了塗塗抹抹的保養品外,愈來愈多人希望用食療來美容肌膚。坊間盛傳多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豬蹄、雞爪等,就能補充肌膚的膠原蛋白,讓皮膚Q彈,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分子結構巨大 無法直接吸收事實上,豬蹄、雞爪等部位確實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但其分子結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多國紛紛停課,如何填滿孩子空白成為家長煩心議題。許多研究指出,遊戲有助兒童身心全面發展,能促進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情緒調節、人際互動等;因此,《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即保障兒童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遊戲和娛樂活動的權利,確保孩子們能擁有健全的身心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