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還在用手機當保母? 家長們應該知道的TOP4孩子心聲

還在用手機當保母? 家長們應該知道的TOP4孩子心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多國紛紛停課,如何填滿孩子空白成為家長煩心議題。許多研究指出,遊戲有助兒童身心全面發展,能促進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情緒調節、人際互動等;因此,《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即保障兒童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遊戲和娛樂活動的權利,確保孩子們能擁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5成孩子常感無聊 3C遊戲為主要娛樂

據台灣兒童休閒與自由遊戲現況調查報告發現,僅4成5不到半數的孩子經常自己發明遊戲,還有超過6成需要大人教怎麼玩;近5成常感無聊,不知道玩什麼。兒福聯盟提出台灣兒童在遊戲中面臨困境:(1)每日遊戲時間不足,超過3成兒童平日每天遊戲不足1小時、(2)戶外遊戲空間不足,近4成孩子活動場地為賣場購物中心等室內場所、(3)自製遊戲創意不足,故4成9歲以上孩子常玩3C遊戲,僅1成自製玩具,以及(4)互動遊戲玩伴不足,使近4成孩子經常自己玩。

過半家長心憂孩子空閒成空白 近6成要遊戲有教育意義

此外,調查還發現,59.8%家長認為玩遊戲應要有「教育」效果、52.5%認為應幫孩子安排活動免得孩子無事可做,意味家長對遊戲的態度相當「功能」取向。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遊戲和玩樂,是孩子成長的養分,也是兒童與生俱來的權利,而家長態度是關鍵,建議可以從4面相,陪同孩子成長:

1、家長可以每天安排一小時的時間,讓孩子決定如何運用這段時間,在自由遊戲中發揮好奇心來探索和啟發創意和想像力;此外,家長每周能安排一天「家庭無規劃日」,少了預定行程,一起從隨興發想中找到樂趣。

2、孩子的遊戲需要有充足的空間,呼籲政府和大眾一起為孩子營造友善的公共空間,讓公園、餐廳、展覽等都成為孩子能休憩的場所。

3、被動接收過多影音資訊或3C遊戲可能侷限孩子的想像力和創意。同時,孩子的遊戲不見得需要大量添購玩具,體能活動能增強孩子的體適能,也能運用生活中的現有素材來激發孩子的創意力與想像力。

4、孩子如果能有手足、同學或長輩的陪伴,能玩得更盡興,也增進彼此情感;家長也能為孩子安排玩伴或參加適齡的活動、課程,讓年紀相仿的孩子們一起玩耍,累積的人際互動能力將是孩子一生的資產。

【延伸閱讀】

對付嚴重型氣喘教戰守則 陳怡行醫師解答不可不知

控制近視點散瞳劑會傷眼嗎? 醫師一次解答錯誤迷思

七旬老翁無「齒」「礙」生活 植牙治療重拾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胡奶奶三歲的孫子半年前因右側腹股溝鼓起前往小兒科看診,醫師診斷為右側腹股溝疝氣,並建議至外科醫院進行手術,但因孩子的父母忙於工作,且小孩也從未告知會疼痛或哭鬧,因此一直放著沒有處理。沒想到日前小孫子在半夜哭鬧不休,隔天父母在孩子開始嘔吐後才帶其就醫掛急診,結果被診斷為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肝功能正常,並不等於擁有健康的肝臟?!今年60歲的陳先生,原本身體狀況良好,沒想到去年1月開始出現小腿無力與麻木感,且症狀越來越嚴重,某天和朋友外出爬山,沒想到下山時雙腳竟無力到站不起來,體重甚至在一個月內爆瘦10幾公斤,最後在家人陪同下就醫,經神經內科醫師診斷後,確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今年首例麻疹境外移入引起國內群聚感染事件!一名自菲律賓搭機返台的男性,曾至菲律賓、中國大陸工作及旅遊,返國後到宜蘭參加友人生日派對,其中2名女性出現發燒及紅疹等疑似症狀,經採檢送驗,確診感染麻疹。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該起麻疹群聚感染事件,為一名24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達人網/呂維振 許多人自認上了年紀記憶力就開始減退,門診醫師也觀察到近年來很多年輕手機「低頭族」會來就診說覺得自己記憶力減退,會不會是開始失智。醫師表示其實很多情況是腦部在記憶時被干擾,以致於過程沒有完成,資訊也就無法記得住。瞭解腦部記憶資訊的原理,你的大半輩子都不用擔心記憶力減退的問題。 記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