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個月內爆瘦十公斤 竟罹罕見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肝功能正常,並不等於擁有健康的肝臟?!今年60歲的陳先生,原本身體狀況良好,沒想到去年1月開始出現小腿無力與麻木感,且症狀越來越嚴重,某天和朋友外出爬山,沒想到下山時雙腳竟無力到站不起來,體重甚至在一個月內爆瘦10幾公斤,最後在家人陪同下就醫,經神經內科醫師診斷後,確診為罹患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林恭平醫師說明,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是一種顯性遺傳的罕見疾病,其致病機轉是肝臟製造突變的蛋白質,讓身體的代謝機制無法有效辨別,讓這些纖維性蛋白〈類澱粉〉沉積在體內,集結在心臟、腎臟、胃腸道系統,特別是周邊神經系統,如感覺運動神經、自律神經等,導致不同程度的症狀與病變。

在台灣,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的發病年齡約在50歲左右,主要是以多發性神經病變的方式來呈現,因為突變位置不同,常見的臨床症狀有四肢痠痛、體重急速下降、手腳麻木無力、低血壓等。若澱粉沉積在聲帶部位,便會導致患者聲音沙啞;沉積在腎臟,便會導致腎臟病變;沉積在心臟,則會導致心肌炎。

林恭平醫師表示,臨床上,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患者主要的死因多為心臟病變,由於目前醫界尚無藥物可治療此類疾病,就算針對「症狀」服藥也不見成效;因此,肝臟移植是目前唯一較有效的治療方式。有趣的是,這類患者同時也能成為肝臟捐贈者。

林恭平醫師解釋,人體的肝臟有許多功能,包括代謝、解毒、製造膽汁等,而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則是肝臟代謝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患者其餘肝功能都很正常,因此,患者有時反而可做為肝臟捐贈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61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已成現代人標準配備;眼科醫師發現,近年來,近視性白內障的比例激增,恐和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有很大關係。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只要活得夠老,就會得白內障,但最近白內障卻好發於35到40歲的高度近視族群,並且約4成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是年輕人,甚至有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天氣不斷飆高溫,若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就要更注意了,因為高溫會使人體代謝加快,促使血壓和心跳加快,這時若體內水分不足,血液變得濃稠,嚴重甚至誘發中風。正常來說,血管就像水管,萬一血管裡的液體或水分不足,就會造成塌陷,導致血液過度濃稠,提高中風機會;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巧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台南市立醫院8月17日首屆舉辦的南丁格爾鮮體驗「小小護理師護理體驗營」,在南市醫張國寬院長、彭麗蓉副院長及護理部洪秋霞主任的加冠戴護士帽、點燃象徵傳承蠟燭的傳光下,30位小學四至六年級小朋友的護師鮮體驗正式展開,課程除學習相關醫學護理知識、了解護理師的工作內容外,還有心肺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導致骨質疏鬆,主要是因骨量減少,造成骨骼變得脆弱,相對提高骨折的風險;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骨科醫師胡智雄指出,尤其台灣已邁入老年化社會,包括退化性疾病、骨質疏鬆症等,一旦引起骨折等病痛,就有可能影響日常生活。骨質疏鬆症又分為原發型和續發型,像是原發型又再分為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