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溫降冷吱吱! 下床前先伸展暖身

氣溫降冷吱吱! 下床前先伸展暖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這兩天大陸冷氣團南下,台灣天氣將轉為非常濕冷,氣溫下降,除了會使人的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之外,也會使得肌肉較僵硬!復健科醫師建議,寒冷的天氣,民眾在早上睡醒下床前,最好是能在床上先做做暖身伸展操,可以使血管舒張,避免血壓上升,也能使軟組織得到舒展。

日夜溫差大 做好暖身以免肌肉拉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欣蓉表示,今年冬天的氣溫不會很低,但是日夜溫差較大,民眾仍要做好暖身,否則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因為氣溫低時,身體的軟組織伸展性會變差,所以需要比較久的熱身運動。

在床上做伸展運動 可達到暖身目的

如果在夏天時熱身時間需要5至10分鐘,冬天的熱身時間就要延長為10至15分鐘。李欣蓉醫師指出,冬天要做暖身操,最好是在早上睡醒後,就在床上就做伸展運動,被子裡面做伸展操也比較保暖;除了手和腳的伸展之外,也可以做腰部的扭轉動作,都可以使肌肉獲得伸展,達到暖身目的。

穿著保暖衣物 太陽出來再外出運動較佳

此外,天氣冷、氣溫降,李欣蓉醫師提醒,要下床時也應放慢速度,可採分段式動作,避免因姿勢急速改變而造成暈眩,並且要添加衣物後再進行活動;民眾若要出門運動,一定要穿著保暖的衣物,也可戴上帽子、圍巾及口罩來保暖,而且晨間運動最好是等太陽出來、氣溫上升後再去運動較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0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年的4月20日是春季最後1個節氣「穀雨」,此節氣開始雨水會較為豐沛,有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因而得名,通常在穀雨之後,較不會像初春一樣乍暖還寒,而是漸漸邁向夏天的季節。 肝火旺加上濕氣重 過敏、身痛、好鬱卒 中醫師康涵菁說明,因應節氣變化身體會出現相應的症候,像是由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現代人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使用手機上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許多長輩也會使用手機滑臉書、傳LINE、追劇等。但您知道過度使用3C的習慣,可能會加速白內障形成? 白內障恢復視力須換人工水晶體 醫:按照需求選擇 霖陽眼科診所醫師李尹暘指出,白內障的主因是因年齡增長導致水晶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影像醫學技術持續進步,從X光、超音波,而後發展出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及正子斷層掃描(PET),再到整合單種以上造影技術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與正子磁振造影(PET/MRI),適用的醫學領域不斷擴增,同時也讓越來越多患者能因此受惠,但事實上,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仔細看,你或身邊的人耳朵靠近臉頰處,有沒有小黑洞?藝人邵雨薇曾在FB分享自己的耳朵特寫,除了耳環與耳洞外,還可看出接近臉部的地方,有個黑色小洞。她說這是「耳前廔管」,「這是一種先天性畸形,平時不會有事,但被感染的話就會很難治療。」實際上,耳前廔管雖發生率僅2.5%,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