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沒刻意減肥卻體重暴瘦? 6大症狀當心可能是胰臟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沒有刻意減肥,體重卻莫名突然往下掉?當心是疾病的大警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提醒,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就是一例,好發於60歲以上族群,且可能伴隨的併發症狀除了體重急速減輕外,也可能發生上腹疼痛或是背部疼痛,容易誤導人認為是腸胃相關疾病,而忽略真正的病因可能來自於胰臟癌,拖延到就醫及治療時間。

國內醫界臨床觀察,胰臟癌在早期幾乎無症狀,所以難以察覺,即使少數出現症狀,也很容易與腸胃疾病或背部問題混淆。

資深演員張國棟就是一例,因罹患胰臟癌病逝的他,數個月前就是因為體重突然暴瘦,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胰臟癌,儘管歷經3次標靶治療,仍不敵病魔,在11月2日病逝。

正因為早期難發現,胰臟癌有6大病狀得特別注意!錢政平一一點名,胰臟癌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食慾不佳、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體重明顯下降、黃疸、脂肪便等。胰臟癌發現時大多都為晚期,此時癌細胞往往已侵犯到鄰近組織或已轉移,後續治療也較棘手。

根據衛福部統計,胰臟癌在台灣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雖非前三名,但也排名第七位,最令人害怕的是胰臟癌晚期預後差,5年存活率低於5%,這也是為何胰臟癌會有癌王之稱。

錢政平提醒,60歲以上、有抽菸習慣、肥胖、慢性胰臟炎、糖尿病、胰臟相關家族病史或是喜歡高糖份及高熱量食物,全都是罹患胰臟癌的危險族群,而胰臟的位置在身體中央,胃後方的後腹腔位置,保持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掌握早期診斷、盡早治療的先機。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開放「高端混打」為誰解套? 陳時中首曝最大考量「年輕人要出國」

大烏龍!陳時中口中承認高端「6個國家」是灌水的 指揮中心更正剩4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及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共同出版《讓腸胃動起來 》(時報出版)一書,希望透過這本書,教讀者如何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來觀察日常生活中腸胃的各類問題,繼而透過中醫的方劑、按摩、食補、中藥茶飲等方式,讓腸胃重新活躍起來,回到正常的功能!  (圖片來源:http...

閱讀詳情 »

人體在麻醉時,身體狀態跟腦死一樣嗎?  做為一個現代的麻醉醫師,在面對各種突發狀況及挑戰時,確保病人的手術安全絕對是義不容辭的事。我始終堅信,只要充份了解病人的狀況並且配合手術的需要,事先擬妥周詳的麻醉計畫,就能提供病人一個安全的麻醉過程。雖然在整個手術中,麻醉醫師向來就只是一個幕後英雄,...

閱讀詳情 »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擔心中秋節大吃大喝後,腰腹肉突然多一圈,還是吃太鹹,臉和眼睛水腫兩、三天呢?到底中秋節買什麼食材、怎麼吃啦?姊妹們的疑問,由越診所的美麗營養師劉馥萱詳細解答。12項提醒,讓妳中秋吃得快樂,同時避免「樂極生悲」的爆肥窘狀。Tip1 烤肉使用原態食材,代替加工品健康飲食烤肉的部分...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校園全面施打BNT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9/28宣布,因疫苗到貨延遲,全台共計30萬名學生受影響,不少學生及家長因此氣得跳腳;但明明國內到貨疫苗足夠,被列為優先的學生卻無法如期施打,指揮官陳時中今天(9/29)以「只不過稍微晚一些,我們一定要讓每一批疫苗發揮最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