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從「吃飯配菜」變成「吃菜配飯」 他3個月瘦了22公斤

從「吃飯配菜」變成「吃菜配飯」 他3個月瘦了22公斤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4歲的周先生,身高174公分的他原本體重97.6公斤,有脂肪肝炎和高血壓,醫師希望他減重,而他平常就有慢跑的習慣,卻一直無法減輕體重,看到彰化醫院健康生活養成班的成效,抱著嘗試的心態參加,沒想到1個月4次的課程,照著飲食原則,1個月就約減了10公斤,後續自己仍維持著已經養成的飲食習慣,3個月共減了22公斤,回醫院體檢,脂肪肝炎和高血壓都回到正常,降血壓藥也停了。

代謝變慢減重 改變飲食習慣是關鍵

親友都問他上了年紀怎麼減重?代謝變慢根本就減不了重?對於這些問題,他說,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改變飲食習慣」,在過去,看到家裡的剩菜他總是把它吃完,有零食快過期了也是他吃,因為他們這一代的人比較節儉,不想浪費食物;上了課之後,他做了改變,菜不買多,吃多少煮多少,不再讓剩菜產生,也從重口味飲食改成清淡飲食。

早餐必須吃得飽 吃菜配飯為不二法門

周先生說,他從課程中學到健康的飲食方式,譬如說1週至少1天蔬食,每餐吃的順序是蛋白質、蔬菜、優質澱粉類,從原本的「吃飯配菜」變成「吃菜配飯」,以營養健康取代吃飽為原則。

他指出,這3個月他其實沒有節食過,早餐吃得最豐富,每餐都有蔬菜和雞胸肉、水煮蛋等6樣;午餐在外不方便煮,他於是選了一家清淡的便當店,並以青菜為主,也以地瓜取代米飯;晚餐則儘量早一點吃完,份量比中餐再少一點,也就是說,每天3餐的份量是遞減的。

參加減重社群 減重兼顧健康

彰化醫院個管師洪雅琳指出,學員每天3餐吃的東西都要LINE到群組上,相互監督、約束、鼓勵,並有醫師、心理師、個管師即時回饋,以減重有伴不孤單的方式,支持減重者建立正確生活習慣。

【延伸閱讀】

擊潰脂肪聯盟! 中醫如何利用食物戰勝減重停滯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台灣趨勢研究顯示,疫情期間有六成民眾改為在家運動1,其中運動強度不一及姿勢不良造成疼痛患者增加。針對運動傷害帶來的疼痛,前女籃國手錢薇娟分享自身退役後的慢性疼痛情形。為了造福更多肌肉關節疼痛患者,知名復健診所忠孝新生分院於12/7日開幕,成為目前國內唯一推出完整慢性疼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接連現蹤,尤其Omicron變異株強勢崛起,除了做好邊境管制、力拚疫苗覆蓋率、社會大眾配合戴口罩以及消毒清潔以外,篩檢科技也必須不斷進化,以往採PCR檢測時,民眾必須跑一趟篩檢站,醫護人員得全副武裝替患者進行不舒服的「鼻咽採檢」,耗費人力、時間、資源成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眼疾之中最常見於老年人的白內障,如今隨著民眾使用3C產品的時間倍增,偶爾會出現在未滿60歲的中壯年身上,造成工作和生活的不便,加上明(2022)年起勞保法定的請領年齡又提高1歲,勞工要到63歲才可離職退保並領到全額年金,使得民眾工作年限延長。開業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