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沒運動卻有翹臀?! 當心「下交叉症候群」找上你

沒運動卻有翹臀?! 當心「下交叉症候群」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正確、規律運動帶來健康的身材曲線人人喜愛,但是有些人覺得自己天生麗質,就算不運動也有著讓人羨慕的S型曲線。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沈炫樞表示,其實這有可能是「下交叉症候群」帶來的錯覺,不但不健康,嚴重的情況還可能造成脊椎滑脫的問題。

久坐久站出問題 關節疼痛不輕忽

沈炫樞醫師表示,臨床上看到很多病人到診間都說自己很容易腰痛、膝蓋痛或者是腳踝痛,可能在工作久站的當下沒有感覺,但是一到休息時間就痛到受不了,而這些人之中,有很大部分是因為長期姿勢不正確,導致骨盆前傾、腰椎往前,當腰部及下半身關節長期受力不均勻,就會帶來疼痛。

還有些久坐的人,因為腹部、臀部很少運動,造成腹、臀部位肌肉無力,但是腰部與大腿的肌肉緊繃,這時候就會出現臀部翹的錯覺,有些人可能還覺得自己沒運動還有好身材,但是容易腰痛的症狀卻一直沒有改善,就代表有很大的機會是罹患了下交叉症候群。

解決下交叉症 「橋式運動」來幫忙

沈炫樞醫師表示,關節疼痛在中醫領域中屬於痺症的一種,主要是由於經脈痺阻,氣血瘀滯,臨床治療會結合針灸與推拿整復手法,放鬆後背部、大腿肌肉,整復骨盆。

沈炫樞醫師說,要確實解決下交叉症候群帶來的疼痛,就要從根本解決,建議大家可以透過「橋式運動」訓練包含臀大肌與腹部的核心肌群,搭配放鬆下背部肌肉的膝蓋抱胸運動,讓身體肌肉筋骨達到平衡。

避免翹腳陋習 適度運動才固本

除了下交叉症候群之外,現代人常見的還有下背部疼痛,沈炫樞醫師表示,原因可能與習慣性翹,讓骨盆偏向一邊有關,這時候除了要避免翹腳,臨床上可以利用中醫推拿整復治療。

沈炫樞提醒,正確、規律運動帶來良好的體態,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不論是嬰兒、兒童、青少年、成人還是長者,都需要運動,沒有人是可以靠著「天生麗質」就不需要運動的,請大家依照自己個人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度、適量的運動,才是健康的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

化「癬」為夷!長效生物製劑助他找回自信 防疫期用藥更穩定

家有鼻炎過敏兒好苦惱! 最新「減敏療法」擺脫鼻過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2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41歲的外籍男性,3月底隨台籍妻子來台灣探親。到台灣的前幾天患有感冒症狀發燒、倦怠等,但並未在意。2日後的早上發生突發性的呼吸衰竭致心跳停止,經119施行心肺復甦術並急送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經急救後恢復心跳,並送至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及葉克膜治療。流行性感冒併...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視線模糊、眼茫茫,是否覺得看書、看報紙時越來越吃力,或者時常感到眼睛酸澀呢?隨著年紀的雙眼退化,幾乎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這時候,該如何運用飲食,來保養我們的眼睛呢?   葉黃素:預防黃斑部病變 老年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視力衰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潘伯伯因背部疼痛問題就醫,確診為攝護腺癌晚期合併骨轉移,下背、右大腿劇烈疼痛無法行走,身心俱疲之下,來到怡仁醫院腫瘤治療中心,經過10多次放射治療,期間沒有嚴重不適反應,疼痛症狀大幅獲得改善;如今,潘伯伯心情快活、能吃也能睡。長期下背痛 竟是攝護腺癌骨轉移收治個案的怡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肝臟長多顆腫瘤  阿嬤積極治療抗癌超過8年70歲的黃女士有C肝帶原,8年前做了健康檢查,發現罹患肝癌,找上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明順醫師診斷,確認肝臟長了6顆腫瘤,最大顆的有6公分,而且無法開刀。原本以為只剩下半年壽命,經過吳明順醫師鼓勵後選擇相信專業,積極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