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沒運動卻有翹臀?! 當心「下交叉症候群」找上你

沒運動卻有翹臀?! 當心「下交叉症候群」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正確、規律運動帶來健康的身材曲線人人喜愛,但是有些人覺得自己天生麗質,就算不運動也有著讓人羨慕的S型曲線。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沈炫樞表示,其實這有可能是「下交叉症候群」帶來的錯覺,不但不健康,嚴重的情況還可能造成脊椎滑脫的問題。

久坐久站出問題 關節疼痛不輕忽

沈炫樞醫師表示,臨床上看到很多病人到診間都說自己很容易腰痛、膝蓋痛或者是腳踝痛,可能在工作久站的當下沒有感覺,但是一到休息時間就痛到受不了,而這些人之中,有很大部分是因為長期姿勢不正確,導致骨盆前傾、腰椎往前,當腰部及下半身關節長期受力不均勻,就會帶來疼痛。

還有些久坐的人,因為腹部、臀部很少運動,造成腹、臀部位肌肉無力,但是腰部與大腿的肌肉緊繃,這時候就會出現臀部翹的錯覺,有些人可能還覺得自己沒運動還有好身材,但是容易腰痛的症狀卻一直沒有改善,就代表有很大的機會是罹患了下交叉症候群。

解決下交叉症 「橋式運動」來幫忙

沈炫樞醫師表示,關節疼痛在中醫領域中屬於痺症的一種,主要是由於經脈痺阻,氣血瘀滯,臨床治療會結合針灸與推拿整復手法,放鬆後背部、大腿肌肉,整復骨盆。

沈炫樞醫師說,要確實解決下交叉症候群帶來的疼痛,就要從根本解決,建議大家可以透過「橋式運動」訓練包含臀大肌與腹部的核心肌群,搭配放鬆下背部肌肉的膝蓋抱胸運動,讓身體肌肉筋骨達到平衡。

避免翹腳陋習 適度運動才固本

除了下交叉症候群之外,現代人常見的還有下背部疼痛,沈炫樞醫師表示,原因可能與習慣性翹,讓骨盆偏向一邊有關,這時候除了要避免翹腳,臨床上可以利用中醫推拿整復治療。

沈炫樞提醒,正確、規律運動帶來良好的體態,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不論是嬰兒、兒童、青少年、成人還是長者,都需要運動,沒有人是可以靠著「天生麗質」就不需要運動的,請大家依照自己個人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度、適量的運動,才是健康的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

化「癬」為夷!長效生物製劑助他找回自信 防疫期用藥更穩定

家有鼻炎過敏兒好苦惱! 最新「減敏療法」擺脫鼻過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2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近年來,空氣品質越來越糟,這和日趨嚴重的霾害大有關係;台北慈濟醫院也發現,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有增多現象。該院中醫師建議,偏虛寒體質者呼吸系統容易過敏,不妨利用長夏三伏天,進行穴位敷貼療法,並在早晨進行經絡導引補益肺氣,可減少上呼吸道疾病發生。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戴有志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癌症占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想要預防癌症,就應從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開始做起;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吳月君指出,沒人可以預測何時會罹患癌症,唯有把握均衡飲食、情緒穩定等習慣,才能有效降低罹病風險。但到底該怎麼吃才能降低致癌機率呢?吳月君說,像是保持正常的體重,透過適量的運動,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腎臟移植自台大醫院於1968年完成亞洲第1例後,即開始蓬勃發展,根據該院統計,至今已完成1000例,目前有778例仍然存活,存活率高達9成5;其中有位陳明雄先生,由母親捐出腎臟進行活體肝臟移植,至今已活了40年!台灣腎臟移植第1例由台大醫院李俊仁教授在1968年完成,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減重還是以女性居多!國健局在民國100年成立了減重專線,專線電話為0800-367-100(瘦落去、要動動);根據該局統計,來電詢問者近九成是女性,而且詢問最多的問題就是該吃什麼以及怎麼吃才能瘦!國健局是委託署立雙和醫院建置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市話免付費專線0800-367-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