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ye Bye癌末疼痛 治療後能吃也能睡了

Bye Bye癌末疼痛 治療後能吃也能睡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潘伯伯因背部疼痛問題就醫,確診為攝護腺癌晚期合併骨轉移,下背、右大腿劇烈疼痛無法行走,身心俱疲之下,來到怡仁醫院腫瘤治療中心,經過10多次放射治療,期間沒有嚴重不適反應,疼痛症狀大幅獲得改善;如今,潘伯伯心情快活、能吃也能睡。

長期下背痛 竟是攝護腺癌骨轉移

收治個案的怡仁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慈慧指出,該患者長期下背痛問題,造成行走困難,經影像檢查發現有轉移性骨癌,進一步進行骨科切片檢查,診斷為攝護腺癌晚期合併骨轉移,外科醫師評估其骨轉移多處,不適合手術治療,建議採取放射治療。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疼痛問題改善了

王慈慧主任表示,患者經過10多次放射治療,搭配荷爾蒙治療,在治療過程沒有明顯不適的副作用,治療前抽血檢查攝護腺指數PSA高達131ng/ml,放射治療結束後下降至0.11ng/ml,而骨轉移病灶明顯縮小;原本困擾患者的下背痛、右大腿疼痛等問題也獲得改善,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病情穩定控制中。

治療療效高 副作用小

王慈慧主任說明,放射治療為非侵入性的局部治療方式,多半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在癌症治療扮演重要角色。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為精準放射治療方式,特點是高劑量、少次數,治療療效比傳統放射治療好,副作用亦較傳統放射治療方式低。對於早期肺癌、肝癌的患者,其心肺功能不佳、高齡不適合手術者,可考慮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方式來治療;腫瘤難以手術切除完全的患者,亦可使用放射治療當作救援性的治療。

影像導航+呼吸調控系統 放射治療更精準

王慈慧主任進一步說明,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需配合影像導引技術,確保治療位置的精準度,在胸部的腫瘤會運用主動式呼吸調控系統,透過閉氣的方式固定腫瘤位置,縮小照射範圍、減低副作用,達到更精準的治療。影像導引技術對於年紀較大、配合度差、腫瘤小的癌症患者,都建議使用。

尿流變細、解尿困難 檢查釐清病因

王慈慧主任提醒,攝護腺癌的原因不明,與老化、遺傳、環境有關。攝護腺癌的早期症狀與攝護腺肥大類似,包括尿流變細、解尿困難、解不乾淨、解尿斷斷續續,嚴重甚至血尿,可透過攝護腺刮除手術,將刮除的攝護腺組織送病理化驗;若確診為攝護腺癌,可視病況選擇手術、放射治療、冷凍治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等方式,合適的治療需與醫療人員討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6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男人的性能力是先天的嗎?當然不是,日常生活中,只要你堅持以下7種鍛煉方法,可以促男人性能力。      7種鍛煉幫男人提高性能力1、強化器官功能與性荷爾蒙分泌:利用蹲馬步來訓練腰部力量與骨盤肌肉。 2、晚飯後到公園散步散五千步,可分解血糖,並鎮定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高血壓是國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腦溢血及心血管疾病的主因,而定期量血壓是血壓控制的不二法門。為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辦理「雲端量血壓、健康又便利」活動,號召民眾一起建立定期量血壓的好習慣,還可獲得「台北卡」集點兌點服務。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台北市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腸病毒來勢洶洶!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腸病毒急、門診就診人次,共達1萬9014人,全台共326個班級停課,其中以北部地區的幼兒園最多。腸病毒就醫人數、停課班級創下今年以來新高紀錄。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的腸病毒急診就診人次達1063人次,比前一周的805人增加,千分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偏頭痛竟然和肥胖有關係!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年輕的肥胖女出現偏頭痛的次數和頻率要高於一般人,甚至要比瘦子出現偏頭痛的機率高出八成;專家建議,想要擺脫偏頭痛和肥胖,快加入「BMW」行列!根據《神經學雜誌》Neurology所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BMI比較高,平常有陣發性偏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