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心血管疾病,吃藥還是手術好? 醫師這樣解答

治療心血管疾病,吃藥還是手術好? 醫師這樣解答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位89歲女性,30年前,曾作過冠狀動脈繞道術。最近1、2個月,大約每兩天會胸痛一次,但很快就會緩解,經診斷檢查後,發現有心肌缺氧變化,藥物治療一週後症狀仍持續;另一名77歲男性,因走路時會喘,必須每走一小段路要停下休息,但如果沒有活動就不會喘。2位個案經由基隆醫院心臟科蔡泉財醫師執行心導管檢查治療後,症狀皆已改善,目前僅藥物治療及門診追蹤即可。
錯失黃金治療期 嚴重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
心臟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對於治療及預防觀念,醫師呼籲民眾須慎重以對。蔡泉財醫師表示,以上類型的個案,常以為休息一下過了就好,往往疏於就醫檢查治療,而錯失黃金治療期,讓自身處於風險之中,嚴重時,更會造成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
而缺血性心臟病除了臨床症狀診斷外,還會借助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心肌灌注掃描來輔助診斷,若上述檢查高度懷疑病人有心臟血管狹窄造成缺血性心臟病或臨床上藥物治療失敗,則醫師會建議心導管檢查,這也是目前診斷冠狀動脈疾病最準確的方法。
心導管檢查可診斷治療 由醫師專業判斷建議

心導管檢查是心臟科常見的侵襲性檢查,其危險性小於千分之一。病人於局部接受麻醉後,蔡泉財醫師說,在手的橈動脈置入血管鞘,將導管送至冠狀動脈中,以便注射顯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出來,了解心臟血管狹窄的位置及嚴重程度。
心導管檢查除了可用於診斷疾病外,也可同時作為治療的術式。依病灶嚴重程度,由醫師專業判斷建議置放血管支架或繞道手術,一般術後,在醫院觀察一至兩天即可出院。
心導管治療後規律服藥 控制血壓適當運動

蔡醫師表示,心導管是相對安全的檢查,病人在心導管進行的過程中幾乎都不會有任何的不適。病人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只有局部麻醉,都保持清醒,且大多可在一至兩個小時內完成。大部分病人術後住院觀察一晚後,若無不適或併發症,即可出院返家休養。
蔡醫師呼籲做完心導管治療後,病人仍需依照醫師的處方規律服藥,並少吃高膽固醇食物、戒煙、適當運動、控制血壓及血糖,如此,也可減少全身性血管再狹窄的危險。

【延伸閱讀】

小病小痛不用赴醫? 省時省力「這樣做」也能健健康康

「低調」終結亂齒人生 牙齒矯正治療方式有這些

染流感生活停止運轉 新型口服藥她吃了1天內穩住病情重返職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4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你睡覺時習慣正躺,還是側睡呢?睡姿聽起來只是個人習慣不同,但是你知道嗎?對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而言,連睡覺姿勢都可能有好壞差異!氧生達人許漢忠醫師表示,仰睡容易造成呼吸道堵塞,甚至是睡眠呼吸中止;然而人一旦進入睡眠,就難以自主控制睡姿,因此若要有效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狀,仍須依正規方式來做治療!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發生,瞬間就可能奪走許多人性命。日本大阪大學研究發現,每天都喝綠茶的民眾,腦中風與心肌梗塞死亡率明顯降低,推斷綠茶的類黃酮素可能發生效用,但研究也強調,綠茶不是延命妙藥,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非常重要。 大阪大學公衛教授磯博康,分析1988年至199...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上周曾說本周COVAX平台將都會通知台灣配發牛津AZ疫苗劑量與運送時間,距離周末僅剩1天,COVAX仍然沒有給予我方任何資訊,同時台灣外購數量最多的牛津AZ疫苗,在歐洲傳出供貨數量減半,陳時中強調,我方未收到訊息,但若延遲交貨相信國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經常用於檢查攝護腺癌,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提醒,當攝護腺受到擠壓、刺激、受傷等外力,都可能讓PSA數值上升,讓很多民眾健檢時嚇一跳,進一步檢查卻沒有發現癌症跡象,追問才知道在抽血前1周內可能有性行為或騎腳踏車,周固提醒檢查PSA前應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