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雄性禿、攝護腺癌、乳癌 可望從腸道厭氧菌找答案

治雄性禿 攝護腺癌 乳癌 可望從腸道厭氧菌找答案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腸道細菌只能用於消化食物,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腸道細菌對人體的影響遠超過一般人所能想像。中研院研究發現,一種腸道厭氧菌具有逆轉性荷爾蒙功能,未來可能運用在治療雄性禿、攝護腺癌及乳癌等疾病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副研究員表示,人體性荷爾蒙的生成,有其固定途徑,必須先從膽固醇轉化成雄激素,再轉化為雌激素。長久以來,學界認為生物無法將雌激素逆轉為雄激素

 

不過,中研院卻突破了這項瓶頸,研究團隊從迪化汙水處理廠找到厭氧菌株「脫硝彎桿菌」,發現該菌在含有維生素B12的環境中,可將雌激素逆轉為雄激素。江殷儒解釋,透過基因體定序與細胞、蛋白質及基因突變等實驗,團隊找到關鍵基因及酵素,並證實此逆轉反應,是由於細菌具有特殊酵素「新型甲基轉移酶」,這種酵素的運作需要維生素B12輔助,而相關基因的表現則受到雌激素的誘導

 

團隊也發現,甲基轉移酶的主要基因emtA,亦存在於人體及動物腸道的厭氧微生物中,如產甲烷古菌及產乙酸細菌。而迪化汙水處理廠屬於厭氧環境,充滿了多種來自人類的腸道菌。

 

許多文獻發現,腸道菌可能影響人體的荷爾蒙平衡,進而影響人類生理發育,而雌激素也是一種活性極強的環境荷爾蒙與致癌物質,曾廣泛地使用於化妝品、避孕藥以及漁業養殖。

 

這項研究顯示,透過腸道菌,或許可以改造重組人體內的荷爾蒙,或利用微生物來分解環境荷爾蒙,未來將相關研究應用於益生菌的研發,可望解決人體性荷爾蒙失調帶來的困擾,用於治療攝護腺癌、雄性禿以及乳癌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公布本週的基因定序,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週65例定序為Omicron的確診者,沒有Delta。目前國內累積有1209例境外移入,401例本土Omicron,本週超過一半來自東亞國家,包含越南、印尼、泰國、香港。 ▲指揮中心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能懶懶的休息,誰要做家事?相信許多人對這樣的心境深有同感,不過為了維持家裡的整潔,一些基本的家事還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再不甘願,還是要爬起來去完成。至於最讓網友討厭的家事排行有哪些,而各自討厭的原因又有什麼?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的劉小姐,多年來深受頭痛之苦,常經歷抽動性的頭痛,伴隨著噁心及嘔吐,嚴重至須躺在床上一整天半才能慢慢緩解。她周旋於各大診所與藥局,買遍各家止痛成藥,隨著止痛藥越吃越多,頭痛不見好轉,甚至有越來越頻繁發作的趨勢。在一次痛到掛急診,被轉診神經內科門診後,接受偏頭痛預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衛福部於3/16日提出預告草案「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門診藥品、門診檢驗檢查、急診應自行負擔之費用」,民眾急診、檢驗檢查、藥品等部分負擔都會增加,預估可增加107億元健保收入,減少健保點數378億支出,希冀藉由提高民眾小額負擔,相當程度地減少浪費,使醫療資源獲得更有效率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