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泌尿科七大迷思你也搞不清楚嗎?  預防泌尿感染千萬不要這樣做

泌尿科七大迷思你也搞不清楚嗎? 預防泌尿感染千萬不要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你也有泌尿科的難言之隱嗎?網路上資訊紛飛,可是到底怎麼吃、怎麼擦才能真正有效預防感染呢?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張嘉峰醫師表示,建立正確的觀念才能有效預防泌尿道感染,否則會讓問題更嚴重,張嘉峰醫師整理以下七大常見的泌尿科迷思,提供給民眾參考。

迷思一:腎結石的人要減少攝取鈣質嗎?

不用!張嘉峰表示,腎結石的人要「正常」攝取鈣質,才能預防腎結石的發生。許多民眾誤以為鈣質是造成腎結石的原因之一,因此不敢補充鈣質。醫師分析,如果平常沒有攝取足夠的鈣質,草酸容易吸收累積在身體中,反而導致結石生成。「草酸鈣」是草酸和鈣組成,是腎結石最常見的結晶成分之一,當正常食物經過腸胃道系統分解代謝成草酸,如有補充鈣質就能將草酸結合起來,隨糞便一起排出體外,所以腎結石患者不用減少鈣質的攝取。

迷思二:有結石的人要多喝啤酒讓結石排出來嗎?

不能!張嘉峰表示,啤酒富含尿酸,多喝啤酒反而會造成尿酸的結晶,久而久之形成尿酸結石,有結石患者應「減少喝啤酒」,另啤酒上層白色泡泡也是造成尿液酸化、形成尿路結石原因之一,提醒腎結石患者,盡量避免汽水、可樂等高碳酸飲料,以免讓尿液酸化,增加結石機率。

迷思三:避免泌尿道感染要喝蔓越莓汁?

不對!張嘉峰表示,喝蔓越莓汁無法預防泌尿道感染,蔓越莓汁含有太多糖分,目前臨床上沒有證實能有效預防感染,或許過去在動物實驗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但在人體實驗尚無有利證據能佐證支持此論點。

迷思四:女性泌尿道感染,需要常常清洗會陰?

不用!許多女性以為大腸桿菌一定沒有清潔造成的,張嘉峰解釋,大腸桿菌是最常出現在泌尿道感染的細菌,即使沒有糞便也會出現在泌尿系統,提醒女性朋友不用特意買清潔液來預防泌尿道感染,因為陰道周邊有乳酸菌形成酸性的系統,自動保護陰部,如果過度清潔液反而會殺死好菌,讓陰部呈現鹼性,反而有害的細菌易入侵,因此常常清潔並沒有辦法改善泌尿道感染的情況,若有症狀應請醫師評估。

迷思五:性行為後,一定要趕快把尿排乾淨嗎?

不對!許多民眾誤以為把尿排空才不會細菌感染,張嘉峰提到,性行為完後,陰道、尿道周邊環境會改變,容易把外界細菌帶到陰道周邊去,此時排尿會把細菌帶往膀胱裡造成細菌感染,如果沒有尿意不用特別排尿,只要性行為前先將尿液排空,才是正確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方法。

迷思六:小朋友包皮過長要趕快割?

不用張嘉峰表示,小朋友的包皮過長只要沒有發炎不用割除,如果有反覆性的發炎,經醫師評估後才考慮包皮手術。一般建議在青春期過後,若有包皮過長、包皮過緊的情況才考慮割包皮。

迷思七:小男孩包皮要天天翻開來洗嗎?

不要!張嘉峰提醒,青春期之前小朋友包皮與龜頭相黏,如果刻意拉扯反而容易造成受傷,民眾清潔時,不用刻意翻開整個包皮來清洗,反而容易造成正常細菌被損壞引起發炎。發現白色小硬塊時,只需要以清水稍加清潔即可,不需要特別用肥皂翻開清洗。

【延伸閱讀】

 肺阻塞一分鐘登階自我檢測肺功能 你是肺阻塞高危險族群嗎?

 打破類固醇迷思 長效類固醇助黃斑部不漏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內褲,是極其隱私的貼身小對象,和健康的關係密不可分。雖然不少人能做到常洗常換內褲,卻不了解其使用壽命的長短,常常穿爛、變形後才扔。殊不知,健康隱患就這樣產生了。 平均一條髒內褲就帶有0.1克糞便世界各國的微生物學家都對洗衣機進行過研究,一條臟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排泄物中的病菌有沙門氏...

閱讀詳情 »

文/美麗佳人、圖/http://www.marieclaire.co.uk/ 我們都知道睡眠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尤其從小到大,我們總是不斷被灌輸睡眠一定要充足的觀念,甚至一定要睡滿8小時!但是,近來根據科學家研究顯示,睡眠超過8小時以上其實是非常不健康的。 現代人生活忙碌,作息又日夜顛倒,「睡...

閱讀詳情 »

抗衰老、抗氧化可謂是女人一生的事業。雖然老去是大自然的規律,但是為什麼同樣的年齡,有些人看起來就是比較青春靚麗呢?女人25歲開始就面對衰老的挑戰,其實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抗衰老的食物,就可以輕輕鬆松keep住你的年齡了,下面小編分享世界公認10大抗衰老食物,讓青春常駐。    ...

閱讀詳情 »

這個太有用了! 醫院醫生和護士都不願說的醫學小常識,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1 牙齒變白 2 怎麼戒菸 3 怎麼醒酒 4 怎麼戒酒 5 怎樣除去口臭 6 嗓子啞了怎麼辦 7 牛皮癬 8 牙痛絕招 9 鼻子流血怎麼辦 10 魚刺卡喉 11 腳氣小竅門 12 病後耳聾、耳鳴 13 控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