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翻攝bbaqw360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

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有毒!黃麴黴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

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小心!這些食物里都藏著黃曲霉素!

 

1發霉的花生玉米

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黃麴黴素藏在發霉的食物里,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比如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曲霉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濕潤的環境下,一旦霉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建議:

1、每次少買點,不要“存”,以免霉變。

2、因為黃麴黴素以孢子形式傳播,食物容易牽連霉變,而且黃麴黴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如果您發現有一顆花生壞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3、家裡有食物殘渣的邊邊角角也要清洗乾淨。

 

 

變質的米飯

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別以為做熟了就能放鬆警惕,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曲霉毒素的!

國家二級營養師、高級食品檢驗員孟立娜說,“我身邊就有常年吃剩飯菜的長輩40多歲就患癌症的事例。為了不浪費,他經常吃已經有些異味的米飯。要知道,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素的!可能他的患病跟這個習慣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至少這個習慣並不健康,會危害我們的身體。”

建議:做飯菜,吃多少、做多少,最好當天吃完,不留剩飯菜。

 

 

發苦的堅果

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瓜子中最大的安全風險來自黴菌,比如致癌的黃麴黴素。

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黃麴黴素,經常攝入會增加肝癌風險。

建議:吃到霉變的、發苦的堅果千萬別犯懶,一定要馬上吐出來。

 

 

沒洗乾淨的筷子

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很多家庭也都有這個習慣,筷子用到細縫發黑都不捨得扔掉,洗碗布也完全沒有形狀了,還在努力服役。

而年輕人的早期肝癌可能跟我們使用的筷子有關。筷子本身並不會長黃麴黴素,但我們平時使用筷子來吃花生、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時,筷子縫裡最容易藏澱粉,一來二去霉變了,黃麴黴素就藏在裡面了。

裸筷子、漆筷子都容易開裂藏食物殘渣,從而產生黃麴黴素。

建議:

1、最佳選擇是鐵筷子,很難出裂痕,也就不會有食物殘渣。

2、平時洗筷子的時候要記得先泡一泡,軟化上面的食物殘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劣質芝麻醬

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你愛吃的芝麻醬、花生醬,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癟花生甚至變質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變質的花生中含有黃麴黴素。而且這種加工後的產品,可比發霉花生難識別多了。

 

 

小作坊自榨油

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儲存過程中如果發霉,榨得的油中還可能帶入黃曲霉毒素。

△去殼的花生直接堆在店裡,裸露在空氣中

有的花生外表正常,但內部已出現黃曲霉素,而小作坊的壓榨機或家用榨油機工藝簡單,缺乏除去有害物質的工藝,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鍊。即使自己選料,也可能會出現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問題,以及存在高致癌物黃曲霉毒素問題

 

 

久泡的木耳

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條一度很火的新聞,浙江的一位消費者因為食用泡發了三天的黑木耳,導致食物中毒,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

接診醫生給出的診斷是,很可能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後續嚴重後果。但木耳在泡發過程產生何種細菌或毒素,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和判斷。可能有哪些微生物毒素呢?譬如黃曲霉毒素、青黴毒素等。

一般人應該也不至於泡那麼久,小編引用這則新聞也是為了提醒大家,就算沒看到霉斑,也不能放鬆警惕認為是安全的呀~

 

 

讓黃曲霉素滾遠點兒!生活竟然這麼不安全?!

很多人就說了,我在鍋里好好地蒸煮食物不就可以“消毒”了

可還真不是這樣的。一般烹調加工溫度不能將黃曲霉素破壞,因為黃曲霉素裂解溫度為280℃。只有達到280℃的時候,才能滅活,一般的烹飪方法都不能消毒。而且黃曲霉素對紫外線有抵抗力。

怎麼辦?除了前文提到的幾個建議,擅長於肝癌領域的外科主任醫師趙建軍,提供了兩個小技巧:

 

1油熱了先加鹽

做菜之前的一個小動作就能幫消除一定量的黃曲霉素。如果我們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鍋里加熱後,並放入少量食鹽,攪拌10~20秒,這樣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里的黃曲霉素。食鹽對黃曲霉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黃曲霉素。

 

多吃點綠葉蔬菜

多吃綠葉蔬菜可以讓我們平時不小心吃下去的黃曲霉素失效一部分,因為葉綠素能夠阻止黃曲

霉素吸收,預防肝癌

注意!家裡「7種食物」立刻倒進廚餘統!它們毒性是砒霜的68倍,吃一口毀掉一年壽命!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國內確診數趨緩,全國降至二級警戒,也傳出台北市規劃最快在9月讓八大行業復業。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5)日表示,「目前新北市還沒有這些規劃」,他認為最主要還是要能落實防疫,會視疫情狀況,滾動式檢討。侯友宜今日視察國家電影中心完工暨交棒感恩活動,媒體詢問警戒降至二級後北市府規畫要讓八大行業復工,最快9...

閱讀詳情 »

前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日向法院聲請停止衛福部對高端疫苗的緊急授權(EUA)處分。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今日表示,看不出EUA有什麼重大瑕疵,且要取消授權是非常嚴重的事,莫德納和BNT疫苗可能導致心肌炎也只是列為注意事項而已,沒有立場取消E...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疫情警戒以來本土個案最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本土個案單日6例寫下自5月中旬本土爆發疫情以來的最低紀錄,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本土確診個案今(5)日出現5月中旬爆發大規模疫情、疫情警戒以來的最低點,僅新增6例,外界關注,在疫情明顯趨緩之下,預計實施到8月9日的全國二級警戒有沒有可能降級?或大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明確表態,8月10日以後沒有升降級的準備,「僅再微幅的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