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注意!睡前請勿洗熱水澡! 改變十個生活習慣讓你和醫生說掰掰!(一定要看!請分享)

 
注意!睡前請勿洗熱水澡! 改變十個生活習慣讓你和醫生說掰掰!(一定要看!請分享)
如果你還是租房族,那麼一定要小心了!因為「二手房」是大部分疾病傳播的源泉,尤其在病毒最易傳播的春季。在國內,幾乎沒有業主會在出租房屋前對房屋進行消毒,而蟎蟲、流感病毒、乙肝病毒、黴菌等都能在常溫下存活很久。

  1、不要臨睡前才洗熱水澡

  體溫太高也會抑制大腦褪黑激素的分泌,影響你的睡眠質量。因此,臨睡前才洗熱水澡絕不明智。聰明的做法是,在睡前90分鍾沐浴,這樣等到臨睡時,體溫剛好降到最適宜睡眠的溫度。如果迫不得已在臨睡前洗澡,就在最後用冷水冷敷一下額頭,也有助於體溫迅速降低。

  2、租房前先消毒

  如果你還是租房族,那麼一定要小心了!因為「二手房」是大部分疾病傳播的源泉,尤其在病毒最易傳播的春季。在中國,幾乎沒有業主會在出租房屋前對房屋進行消毒,而蟎蟲、流感病毒、乙肝病毒、黴菌等都能在常溫下存活很久。尤其牆壁、床鋪、衣櫃、馬桶、洗手池這些地方,都要仔細消毒,至於空調、洗衣機、飲水機更是要請專人來消毒。

  3、不要在健身房健身

  當然,這裏指的是空氣流動性不好的健身房。因為這樣的健身房中充斥着他人呼出的廢氣、排出的毒素,而你在運動狀態下,最易吸收進這些廢氣和毒素,不僅起不到健身作用,反而讓身體遭殃。所以,要麼選擇空氣流動性良好的健身房,要麼幹脆在戶外運動,尤其是綠植茂盛的公園,那可不是老爺爺老奶奶的健身專用地。

  4、限量喝水

  每天喝水不是越多越好!你的身體是一個平衡的係統,你的腎髒每小時隻能排出800——1000毫升水量。1小時內喝水超過1000毫升,會導緻低鈉血症。

  5、別在疲勞時喝咖啡、抽煙

  盡量不要在身體特別疲勞時喝咖啡或抽煙來提神,否則會對心血管係統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傷,心悸、心慌就是嚴重的症狀表現。尤其不要在疲勞時既喝咖啡又抽煙,否則不僅對身體的傷害是翻倍的,咖啡的獨特香味和成分還會加重你對香煙的渴望!

  6、中午也要刷牙

  你堅持每天早晚刷牙,但睡眠時你口腔內細菌的繁殖速度其實隻是白天時的60%,換句話說,白天你的口腔也需要護理,中午也要刷牙,但不要在餐後立即刷牙,最好安排在餐後半小時,這樣能防止損傷牙釉質。尤其是吃完薯條或薯片後,更要注意刷牙護理。

  7、服藥期間一定要禁酒

  吃藥期間一定要禁酒,哪怕你吃的隻是簡單的感冒藥、維生素,哪怕你喝的隻是最溫和的香檳、紅酒!因為酒精不僅會影響藥效,還會將藥物的副作用放大數倍,更有可能與藥物相互反應生成毒物。

  8、一定要用溫水洗臉

  一定要用溫水洗臉,千萬別圖省事用涼水,否則毛孔受到刺激突然收縮,其中的油污就不能被及時清除,會導緻粉刺。也不要用太熱的水,否則面部皮膚迅速擴張,之後就容易早生皺紋。

  9、失眠是因為缺鈣

  缺鈣的惡果絕不僅僅是腿抽筋,健忘、走神、失眠也都是缺鈣的副產物。因為充足的鈣能抑制腦神經的異常興奮,缺鈣則會影響腦神經元的正常代謝。為大腦補鈣的最佳食物是豆類食物,如黃豆、豆腐等,但豆奶的效果並不好,因為豆奶中含有的少量乳糖會影響鈣在大腦神經元中的作用。

  10、扔掉排毒藥丸

  上火了?長粉刺了?服用那些排毒祛火藥丸的效果並不明顯,並且因為刺激腸道,反而可能會加重人體內的營養失衡。其實,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最有效的降火方法是暫時放棄飲酒和喝咖啡,多喝水並且少吃含有脂肪的食物。

 

其他閱讀:

健康分享:人的身體有很多『窩』!

常按幾個窩的特效功能 !好健康 !(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5659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子恩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當中,七成染疫重症患者有慢性病問題,其中糖友染疫、重症死亡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三倍之多!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肥胖三者環環相扣,任何一項疾病都相當容易引起另兩項併發症。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指出,透過注射型腸泌素這類符合人體分泌激素的治療方式,可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上午7時30分,副總統賴清德完成國產高端新冠疫苗首劑接種,正副元首皆完成國產新冠疫苗施打,前次幫總統蔡英文接種而爆紅的台大護理師,今天再次執行任務,幫賴清德副總統施打疫苗,是少數替執政3大巨頭打針的護理人員。 上午7時20分左右,賴清德抵達台大醫院體育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每天起身動一動,有氧運動好處多!在漫長忙碌的一天之後,忽略運動的習慣,但是定期做有氧運動,不僅能增強免疫系統,幫助你遠離感冒、維持身材體重、改善心肺健康、減少骨質疏鬆症及提高好膽固醇水平等機會。每週有氧運動 應該多久做一次?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在一周時間進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COVID-19屬於呼吸道疾病,也讓呼吸系統比較脆弱的氣喘患者憂心,是否容易染疫,甚至是重症、死亡的高危險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胸腔暨重症科醫師杭良文表示,需視氣喘的嚴重與控制程度,若控制良好,則可以降低相關併發症、減少COVID-19重症或是死亡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