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喘患者易重症? 疫情期間自我照護重點

氣喘患者易重症? 疫情期間自我照護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COVID-19屬於呼吸道疾病,也讓呼吸系統比較脆弱的氣喘患者憂心,是否容易染疫,甚至是重症、死亡的高危險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胸腔暨重症科醫師杭良文表示,需視氣喘的嚴重與控制程度,若控制良好,則可以降低相關併發症、減少COVID-19重症或是死亡的機率。

氣喘控制良好者 染疫重症機率比常人低

氣喘病患若感染COVID-19, 可能會比正常人來說產生更多併發症,反之,杭良文主任說明,但若氣喘良好,則可以降低相關併發症、減少COVID-19重症或是死亡的機率。

室內外溫差大 容易誘發氣喘發作

另外,近期天氣炎熱,室內常開冷氣,進出溫度差異達攝氏7度以上,容易誘發氣喘。急性發作時依其嚴重的程度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喘鳴音、胸悶和咳嗽等,有些氣喘患者會出現多痰,與染疫時的症狀很難區別。杭良文主任提及,若有至門診就醫,都會以影像學直接檢查是否有肺炎情況,有的話直接進行PCR檢測,因此有相關症狀,建議患者趕快用藥,若一天內未改善再就醫檢查。


氣喘患者易重症? 疫情期間自我照護重點

最新的治療指引 不建議單獨使用短效性擴張劑

急性發作時,杭良文主任強調,最新的治療指引,已不建議單獨使用緩解型藥物,應該平常就要持續使用控制型藥物,也就是「支氣管擴張劑+吸入性類固醇」,同時改善症狀與降低發炎。

他特別強調,有些患者習慣在控制不錯的情況下自行減藥,其實會增加急性發作的風險。而在急性發作前一段時間,通常會出現夜間症狀,此時就應該回診與主治醫師討論以控制病情,一旦忽略,就會導致後續急性發作。

嚴重發作者染疫後果差 建議施打疫苗

若氣喘發作嚴重,危險程度較高。杭良文主任表示,嚴重發作時需要使用口服類固醇,長期使用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若確診反而更加嚴重。呼籲民眾平常就應該控制好氣喘,規律用藥。同時也提到,若有疫苗就盡快施打,有疑慮的民眾應該諮詢主治醫師。他再次強調,氣喘控制不好的患者,染疫後果不佳。

【延伸閱讀】

國際氣喘用藥新指引 短效擴張劑不是氣喘萬靈丹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一名婦女發現三位蓄著花白鬍子的老者坐在家門口。 她不認識他們,就說:「我不知道你們是什麼人,但各位也許餓了,請進來吃些東西吧。」 三位老者問道:「男主人在家嗎?」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老者們答到:「那我們不能進去。」傍晚時分,妻子在丈夫到家後向他講述了所發生的事。丈夫說:「快去告訴他們我在家,...

閱讀詳情 »

內臟有多乾淨,臉蛋就多漂亮。 外面長什麼,裏面就有什麼病!一、臉上漂亮與內臟的關係: 最近,英國科學家有一項調查顯示,人體的內臟,比如心、胃、腎等都和臉上的不同部位有著特定的“聯繫”。皺紋-----如果額頭的皺紋增加,就說明肝臟的負擔過重。所以必須戒煙、戒酒,少吃...

閱讀詳情 »

一、花生米+大棗的超強補腎奇效 食材:60克花生米,60克大棗(干棗最好)先把花生米煮好,再放大棗一起煮爛,每天一次,相當於每天的一頓飯,連湯汁一起吃(很好吃的),補腎最好了。與腎有關的病都可以用。 二、洋蔥浸紅葡萄酒的驚人效果 洋蔥是一般家庭普通的食物,用以炸、炒、煲湯都很可口,也可配以生果和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