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注意!魚有個部位比砒霜還毒,吃完損肝腎會致命!

注意!魚有個部位比砒霜還毒,吃完損肝腎會致命!

中醫醫書《證治準繩》中記載,魚膽治飛血赤脈作痛及暴赤眼澀。民間也流傳吃魚膽可清熱解毒、明目的說法。近日,六旬的朱老伯吞下了一顆成人大拇指大小的魚膽,沒想到魚膽並沒有讓他的眼睛更亮,反而讓他肝腎受損,險些喪命。這是怎麼回事?

注意!魚有個部位比砒霜還毒,吃完損肝腎會致命!

注意!魚有個部位比砒霜還毒,吃完損肝腎會致命!

 

魚膽成分複雜毒性強於砒霜

朱老伯從菜市場花了近兩百元買下了一條十四五斤的草魚王,聽說魚膽可以明目,注重養生的他決定給自己補補,他挖出魚膽,搗碎了一口吞下了肚。幾分鐘後,他開始跑廁所,以為只是腸胃不適,也沒看醫生,就自己隨便吃了點藥。第二天卻開始噁心嘔吐,到了第三天臉色暗沉得嚇人,胃也脹起來了。家人趕緊將他送醫,醫生一檢查,朱老伯的肝臟已經衰竭,同時還伴有腎功能損傷和血小板降低等。經過及時搶救,朱老伯才轉危為安。

 

魚膽:生吞 煮熟 泡酒喝都含毒

注意!魚有個部位比砒霜還毒,吃完損肝腎會致命!

魚膽的膽汁中含有膽酸、牛黃膽酸、牛黃去氧膽酸、氫氰酸等不同的毒素,其中氫氰酸毒性最強,比同劑量的砒霜毒性還大。中毒後,一般最早都出現胃腸道症狀,經過消化道吸收後,能損害人體肝、腎,使組織變性壞死。毒素也可損傷腦細胞和心肌,造成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病變。

 

食療中毒怎麼辦?

既然生吃魚膽會中毒,那煮熟後能否達到民間傳說中的神奇功效呢?其實,魚膽中的有毒成分耐高溫,而且不易被乙醇破壞,因此,不論生吞、煮熟或者泡酒喝,魚膽中的有毒成分都不會被破壞,吃下即會導致中毒。

 

越是難以治療的疾病,偏方越多。有癌症晚期患者因吃蟾蜍中毒而死,還有的大量生吃苦杏仁致死。食療中毒患者主要有噁心、腹瀉、嘔吐、四肢無力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急性腎衰、肝衰竭損害。急需血液淨化治療來緩解患者的症狀,否則將危及生命。因此選擇食療要遵照醫囑,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應及時到附近醫院就診,不要自行亂服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根據2019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最新研究調查發現,全台固定白班工作人員,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0.7%,約10位民眾中就有1人受慢性失眠之苦,而輪班工作者的慢性失眠盛行率則為23.3%,比固定白班者高2.18倍。調查結果也同時指出,輪班工作者罹患生理及心理上相關疾病,如心臟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開學囉!師生都嚴陣以待防範武漢肺炎,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保護眼睛避免感染病毒一樣重要,因為眼睛和鼻子、嘴巴等器官都有黏膜,黏膜雖然可以保護器官,卻也是病菌的出入口,口和鼻可以戴口罩來保護,眼睛要怎麼保護防範武漢肺炎? 醫師呼籲勤洗手 不要用手揉眼睛中國醫藥大學新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日趨嚴峻,一般民眾如何防範?台大公衛學系教授張靜文22日在台大公衛學院舉辦的新冠病毒公共衛生社區防疫教育課程中,以「面對冠狀病毒之個人與環境防護」發表演說,提供民眾手部清潔、環境消毒和口罩使用等建議,快來看看公衛專家怎麼說。呼吸道疾病如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新型冠狀病毒鬧得人心惶惶,民眾瘋搶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但除了外在的防護,內在免疫力的提升也不能忽略,良好的免疫能力,是決定個人健康與否的關鍵,均衡完整的營養攝取,則是維持免疫力的重點。落實日常飲食足量多元化 把握「我的餐盤」概念依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日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