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出免疫力一點也不難! 跟著6原則開始

吃出免疫力一點也不難! 跟著6原則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新型冠狀病毒鬧得人心惶惶,民眾瘋搶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但除了外在的防護,內在免疫力的提升也不能忽略,良好的免疫能力,是決定個人健康與否的關鍵,均衡完整的營養攝取,則是維持免疫力的重點。

落實日常飲食足量多元化 把握「我的餐盤」概念

依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日常飲食足量多元化,且均衡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雜糧、豆魚蛋肉、乳品及堅果種子等六大類食物,補足各類營養素。不過,大部分人無法輕易了解與記憶六大類食物分類與份數代換,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秀如建議,可依據「我的餐盤」的概念,將應攝取的份量轉換成體積,並以餐盤的圖像呈現各類別比例,輕鬆將六大類食物落實在每日餐飲中。

「我的餐盤」6口訣 輕鬆吃出免疫力

此外,張秀如營養師分享「我的餐盤」的口訣如下,民眾只要跟著「我的餐盤」聰明吃,吃得飽也吃得健康:

一、早晚一杯乳品:早晚一杯240毫升的乳品,如:鮮奶或無糖優酪乳,攝取足夠的乳品可以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

二、每餐水果拳頭大: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切塊水果約一般飯碗半碗~1碗,1天應至少攝取2份水果。

三、菜比水果多一點:蔬菜攝取量應足夠,體積需比水果多,選擇當季且深色蔬菜需達1/3以上。蔬菜含有膳食纖維能夠幫助維持腸道健康,可預防便秘問題,幫助身體維持抵抗力。

四、飯跟蔬菜一樣多:全穀雜糧類之份量約與蔬菜量相同,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E、礦物質,建議至少應有1/3未精製全穀雜糧,例如糙米、全麥製品、燕麥、藜麥、玉米、甘藷等。

五、豆魚蛋肉一掌心:可提供優質蛋白質與維生素B群、鐵質等營養素。選擇這類食物之優先順序應為豆類>魚類與海鮮>蛋類>禽肉、畜肉,且應避免加工肉品。 

六、堅果種子一茶匙:每天應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1份堅果種子約1湯匙量(約杏仁果5粒、花生10粒、腰果5粒)。

【延伸閱讀】
長戴口罩防肺炎 酒糟性皮膚炎復發竟增三成

高血壓減壓控制 一根導管就可搞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37歲王先生出生後總是臉色蒼白,8個月大時被診斷為重度乙型地中海貧血,爾後因脾臟腫大,14歲時接受脾臟切除手術,由於接受排鐵劑治療,也必須定期接受各項超音波檢查,並每3個月定期抽鐵蛋白追蹤,雖然因病情飽受折磨,但他聽從醫囑規律回診追蹤治療,生活日常仍與常人無異。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2)北台灣1口氣增加16例新冠本土個案,與1名華航群聚確診患者,當中3例屬宜蘭「銀河百佳樂」群聚,10例與案1203相關(獅子會前會長),同時再傳3例不明來源本土個案,分別為案1217、案1220、案1221,衛生單位正全面調查匡列接觸者,確認有無其他確診者。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新增16起本土案例,11日才剛宣布升級為社區警戒第二級,是否會緊接著升級至第三級?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升級標準為單週出現3起以上群聚事件,或單日內出現10起感染源不明的確診案例,今日新增案例中許多屬於前一日的宜蘭與新北群聚延伸,另外3起感染源不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恙蟲病流行季節來臨,民眾於郊外活動時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草叢環境,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避免恙蟲叮咬,降低感染恙蟲病風險。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今(110)年截至4月7日止,全國恙蟲病共計確診30例,其中花東地區感染個案14例佔最多、其次宜蘭縣4例、南投縣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