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吃這3食物紓壓?研究說再不改只會心情更差

愛吃這3食物紓壓?研究說再不改只會心情更差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寒冷的天氣,朋友相約吃熱呼呼的火鍋、公司聚餐、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而「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或高糖、高脂肪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連!根據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研究指出,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量可以改善年輕人的憂鬱症狀。

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學者,研究76名17歲至35歲具中度至重度憂鬱患者,且飲食習慣中攝取過量的糖、飽和脂肪或加工食品者。隨機分配至兩組:「飲食改變組」及「常規飲食組」,針對飲食改變者,研究者提供其一支13分鐘的營養建議影片,一份飲食計畫,及食物包括橄欖油、天然堅果黃油、堅果、香料等。

結果顯示,三週後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憂鬱症狀減輕,分數有顯著改善,焦慮及壓力分數也降低;而常規飲食組在憂鬱分數上沒有明顯改變。三個月後,研究者電訪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發現有7名仍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且情緒也持續獲得改善。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明,此份研究再次驗證,正確的飲食習慣確實能有效紓緩憂鬱症狀,但飲食的改變需要從「認知」著手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建議可透過群體效益、社群媒體、同儕等來進行,當對方有進步的地方,便不吝嗇給予稱讚、激勵他,讓受試者感到有成就感;即使遇到挫折,仍一旁陪伴支持他。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常有人會心情不好就大吃大喝來紓壓,雖然曾有研究發現適當食用甜食會讓心情變好,其實糖份的效果是藉由胰島素濃度的上升,幫助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的物質之一,因此飲食上攝取產生多一點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例如含有維生素B6或B12的牛奶、魚、肝臟或各式綠色蔬菜水果等自然食物,都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狀,使心情愉悅。

【延伸閱讀】

最怕反覆發作! 多發性硬化症宜盡早積極治療

【疼惜你的另一半】腸胃不適月達12次 醫:勿輕忽卵巢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小弟弟長疙瘩是什麼情況?大家都知道在冷的時候或受到驚嚇刺激的時候,身上的皮膚就會起雞皮疙瘩 。而有些男性的小弟弟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對此缺乏男性健康知識的他們很是不解。下面就讓專家就此為我們做個介紹! 以下三個可能性: (一)GG底部或頭的部份滿佈一粒粒白色疹狀物,若如「酒米」會排出污垢,大有機會是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鳳梨酸酸甜甜好滋味,但是每次吃完舌頭就是不太舒服,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說明,鳳梨本身這個水果是帶有酵素的,俗稱鳳梨酵素,具有刺激感,若是不好好處理,吃了之後嘴巴可能就會麻麻的不舒服。營養師建議,切鳳梨前可以用鹽水把它稍微抹一下,或是浸泡一下,酵素自然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人鈣攝取量嚴重不足,甚至未達建議量的一半,你補鈣補對了嗎?醫師強調,多數人以為補鈣就能吸收、不喝咖啡或茶就不會影響,以及搭配維生素D及日曬就足夠,這是3大錯誤迷思。 國人鈣攝取量不足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顯示,國人平均一天僅攝取600mg的鈣質,未達每日成人建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