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泰籍移工感染源撲朔離迷 傳與女友一起逛台灣賣場?

泰籍移工感染源撲朔離迷 傳與女友一起逛台灣賣場?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7)日泰國通知我方,1名泰國移工回國時,新冠核酸檢驗陽性。今(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出更多訊息,2018年1月來台,2020年7月21日與泰籍女友一同離境,雖然在泰國確診,但因發病日可能在7月22日,推算潛伏期,極有可能在台灣感染,但不列本土病例案號,在台匡列接觸者189人。


7月22日發病在台灣感染機會高 匡列189名接觸者全數採檢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疑似台灣感染泰國確診個案,目前得知7月22日出現腹瀉,但沒有呼吸道症狀、發燒、嗅味覺異常,25日泰國當日檢測核酸檢驗確認陽性。匡列189名接觸者中,18名是宿舍區接觸者、11名工作區域接觸者、160名公司其他員工(台籍),所有接觸者都已經採檢化驗。


莊人祥接續說明,衛生單位首先針對18名是宿舍區接觸者,與11名工作區域接觸者,先核酸檢驗(PCR)病毒,當中28名確認陰性,仍有1名因在醫院隔離中,因此檢體採集與運送較耗時,目前結果仍在等待。當中28名檢驗血清抗體,也都呈現陰性,另外160名公司其他員工的檢驗結果,今晚應該可以出來。


同宿舍1人咳嗽流鼻水 其餘接觸者沒有疑似症狀


針對有症狀接觸者莊人祥強調,宿舍區18名接觸者中,1人曾經在25日出現咳嗽與流鼻水症狀,目前仍在醫院隔離等待檢驗結果,其餘17人目前已安置在集中檢疫所,預計8月5日解除隔離;另外,工作區接觸者11人,由於沒有出現症狀,目前列自主健康管理,公司其他員工160人,也沒有疑似症狀。


莊人祥也說,調查該泰籍移工就醫狀況,今年共有9人就醫,1人在6月時就醫,此次新冠檢驗都呈陰性;另1名則在7月時就醫,也就是目前在醫院隔離移工。至於桃園市其他泰籍移工的身體狀況,莊人祥則說,已經向勞工局請調居留證相關資料,用來勾稽健保就醫記錄,作為疫調資訊依據。


確診移工可能離台前曾去賣場 行動足跡指揮中心仍未完全掌握


至於確診泰籍移工在台灣行動的足跡,莊人祥則表示,目前持續與泰方溝通,希望能取得個案手機或相關資料,作為評估在台活動的依據。據悉個案在公司聯繫多用通訊軟體,而非電話線路,並且2018年1月來台至2020年7月出境,應該都是用泰國漫遊電信網路,是否有用台灣電話SIM卡,需要再行調查。


同時莊人祥持續說,從目前已知資料得知,個案快要離開台灣時,很可能有跟女友一同前往賣場採買,是否有去過其他地方,將持續詢問個案友人與同事,持續拼湊與了解。另外,記者詢問是否發出細胞簡訊提醒民眾,莊人祥解釋,由於無法取得個案手機資料,也無法明確知道活動軌跡,將持續與泰方溝通取得手機資料。


感染源撲朔迷離 莊人祥呼籲:勿忘防疫新生活


確診泰籍移工感染來源,莊人祥形容撲朔迷離,意味著不清楚社區是否存在未知風險,但國人最近「報復性」行為,似乎漸漸卸下防疫措施。莊人祥特別呼籲,請民眾不要忘記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一旦有疑似症狀出現,一定要請醫師評估,防疫新生活必須持續下去,才能確保社區與個人安全。


針對外籍移工防疫,指揮中心表示,為因應泰籍移工自台返泰後確診,疾管署官網已有泰文宣導影片22支、泰文海報13款及泰文單張15款,歡迎各界下載應用。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應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出門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請全程佩戴口罩。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眼屎這麼多? 你可能得了這7種病
▸口腔癌發病到死亡時間短 中醫:早期這些徵兆應警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尿失禁分4種 停經後婦女多合併2種常「溼」控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感恩節即將到來,提到它會聯想到什麼呢?是熱騰騰的火雞大餐還是大賣場讓人失心瘋的黑色星期五?在國外,這天是家人相聚一起用餐,感謝上帝賜予一年度豐收的祝福,同時會停下來回顧今年需要感恩的事物,再次表達感謝。學習任何感恩形式 有助擺脫有害情緒根據一篇2018年發表於《心理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2019年亞洲U15角力錦標賽在台中市進行,包括印度、日本、中華等十八國選手競爭激烈,為幫助選手獲得更好成績,積極發展運動醫學的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首次與台灣奧會單項運動協會簽合作備忘錄,完善提供279位隊職員、選手與32位裁判,總共為期三天賽事期間的醫療服務。 國際賽事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知名男星高以翔今(27日)凌晨在大陸參加節目錄影,在跑步環節時跑到一半突然暈倒,心臟一度停止跳動3分鐘,後來救護人員做了15分鐘CPR才恢復心跳,送醫搶救9小時後,稍早經紀公司證實高以翔已搶救無效去世。身強體壯? 可能也有隱藏性心臟病台大醫院急救醫學部李建璋主治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孩子哭鬧不想上學,媽媽心好累!」從懷孕開始,女性就多了「媽媽」這個身分,關於當媽媽,不管老手、新手都迷惘過,要怎麼樣才能當一個「夠好」的媽媽?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表示,從懷孕到產後母親角色的心理調適,媽媽們要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媽媽一職壓力大 誰知心中苦現今社會對於「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