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活動式假牙遭誤吞 勿自行催吐速就醫 

活動式假牙遭誤吞 勿自行催吐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即便美食當前,仍應細嚼慢嚥,以免誤食異物。50歲的張先生不慎將一整排假牙吞入、卡在喉嚨,家人趕緊送急診,經X光影像發現假牙卡在咽喉,以異物鉗順利將假牙夾取出來,未造成咽喉、食道及氣管的傷害。

活動式假牙若穩定性不佳 長者易誤食

該名病患中風後行動不協調,平時需他人協助生活作息,晚間吃晚餐時,不慎將上排的活動式假牙吞入。異物卡在喉頭,若異物卡在食道等更深的部位時,可能就要使用胃鏡甚至手術取出。

南投醫院牙科主任曾光暉表示,許多年長者會配戴假牙來協助咀嚼功能,會依據患者的牙齒條件來評估製作固定式假牙還是活動式假牙,如果活動假牙的穩定性不佳,又加上老人家吞嚥功能不好,便容易誤食。

吞進異物忌喝醋、吞飯 避免呼吸道阻塞

南投醫院提醒,應注意飲食習慣,尤其是老年人、中風、失智症患者,如有配戴活動式假牙應特別小心,避免誤食異物。建議老人家應在睡前把活動假牙取下,將其浸置在冷水裡保存,清醒時再裝上。並提醒每半年仍需定期回診檢查,進行口腔保健、假牙調整等。

南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提醒,若不慎吞進異物,應停止進食並立即就醫,不要掙扎、自行催吐。切記不要使用坊間喝醋、吞飯等方法,以免讓尖銳的食物或是假牙的金屬掛鉤造成黏膜傷害,甚至導致呼吸道阻塞,不僅加重病況,也增加診療的困難度。(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5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各級學校都放暑假了,長達兩個月的暑假期間,家長都為學童們安排了什麼活動?眼科醫師提醒,學生放暑假,最好是多從事戶外活動,不要讓眼睛長時間緊盯螢幕,否則過了一個暑假,近視度數也跟著飆升。 暑假期間 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眼科主治醫師蔡景耀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捐血了嗎?據統計,國內17到20歲的年輕人捐血意願低落,10年間幾乎少掉一大半,因此常常鬧血荒。專家強調,捐血救人利已,可降低罹患心臟血管疾病風險,建議年滿17歲就可以開始挽袖捐血。 去年僅18萬年輕人捐血 台北捐血中心企劃課課長陳絜先指出,國內每年有70萬人次,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名才出生一個多月的新生兒,身上出現痱子、濕疹等症狀,讓新生兒搔癢難耐,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原來是爸媽擔心孩子著涼,常常讓孩子穿很多衣服,導致太過悶熱長出濕疹等症狀,經由改善平時孩子穿著且治療後,這名新生兒症狀已逐漸舒緩,讓爸媽也放下心中一塊石頭。 濕疹嚴重 恐影響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甲狀腺機能亢進是因為身體內甲狀腺素增加,造成的一種臨床症候群,發生原因可能是腦下垂體失調、遺傳、壓力、碘攝食量過高…等,症狀方面,林兆啟醫師表示,常見有心悸、手抖、體重下降、緊張、失眠、怕熱、容易流汗、脖子變粗、凸眼、掉髮…等。 一名女性上班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