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流行性感冒季節來襲 用藥安全小叮嚀

流行性感冒季節來襲 用藥安全小叮嚀

隨著天氣漸入秋冬,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也即將到來,藥師表示,如何預防與治療流行性感冒,守護自身健康為首要目標。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藥師翟晉德說,患者治療方法仍以症狀緩解為主,或給予抗病毒藥劑治療。抗病毒藥劑應儘可能於發病後48小時內投與效果最好。

感冒常見用藥:退燒止痛藥、止咳劑、化痰劑、流鼻水藥

感冒常見用藥,上述藥物應注意事項為:

1. 退燒止痛藥: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Brufen)、普拿疼(acetaminophen)等,可退燒及減輕頭痛、肌肉痛等病徵。但使用阿斯匹靈及布洛芬退燒易使胃部不適,宜於飯後服用,阿斯匹靈亦可能增加兒童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發生機率應避免使用。

2. 止咳劑:如有濃痰狀況不建議使用。

3. 流鼻水藥:用來緩解鼻塞、流鼻水的抗組織胺藥(Antihistamines)此類藥物易引起睡意、口乾、頭昏、視力模糊等副作用,使用後應避免駕駛器具。

健保給付抗病毒藥劑 有四大類

翟晉德指出,目前健保給付抗病毒藥劑有下列四種:

1. Zanamivir (Relenza,瑞樂沙旋達碟)

Zanamivir乾粉吸入劑,使用需要技巧,優點是局部作用,較無藥物全身性作用。成人治療劑量每天兩次,每次吸入兩劑(2X5 mg),療程5天,不需因肝腎功能調整使用劑量。五歲以上兒童使用劑量與療程與成年人相同。懷孕期間不可使用,除非經醫師診治人為使用效益大於風險。

Zanamivir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頭痛、喉嚨痛、咳嗽與呼吸道刺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的患者應避免使用,因為乾粉吸入劑可能會刺激氣管,增加氣管收縮的機會,使用後若出現支氣管收縮或呼吸功能下降的症狀應停藥並就醫。

2. Oseltamivir (Tamiflu,克流感,Eraflu,易剋冒)

成人及13歲以上青少年治療劑量每天兩次,每次75 mg,療程五天;兒童須依照體重調整治療劑量,1歲以下兒童則不可使用Oseltamivir預防流行性感冒。Oseltamivir是懷孕與授乳婦女流行性感冒的首選藥物,使用劑量、療程無須調整與成年人相同。

常見不良反應為噁心嘔吐、頭痛,一般患者皆可耐受。

3. Peramivir (Rapiacta,瑞貝塔)

Peramivir為注射針劑,正常成年人治療劑量為300 mg單次點滴靜脈注射15分鐘以上。腎功能不全及接受血液透析患者須慎重使用。懷孕婦女經醫師診治確認使用效益大於風險才可以投與;哺乳婦女在藥物治療期間建議避免哺餵母乳。

常見不良反應為腹瀉、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狀一般停藥後不需治療即可以改善。

4. Favipiravir (Avigan)

使用於符合新型A型流行性感冒通報定義經使用Zanamivir、Oseltamivir治療無效且經醫師評估及病患/家屬同意以專案進口方式使用。口服1600 mg一日兩次,接續四日口服600 mg一日兩次,療程共五日。

Favipiravir有致畸胎風險,兒童及已知/準備懷孕者皆不可使用,用藥前須先確認無懷孕,用藥後七日需避孕,藥品會分泌至乳汁中,服藥期間授乳婦女須停止授乳。

【延伸閱讀】

 肺阻塞一分鐘登階自我檢測肺功能 你是肺阻塞高危險族群嗎?

 打破類固醇迷思 長效類固醇助黃斑部不漏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1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天氣不斷飆破高溫,民眾出外時,一定得做好防護措施,以免長期間曝曬在艷陽下,導致中暑、脫水等情況;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民眾可掌握避免太陽直曬、充份補充水份、穿著涼爽透氣之衣物、認識傷害徵兆、具緊急處置能力等五個要點,就能避免出現熱傷害症狀。適時休息加喝水 避免熱...

閱讀詳情 »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肺癌蟬聯多年十大癌症榜首,致死率堪稱癌症中的頭號殺手!且肺癌已不再只是老年人、癮君子的專利,沒有抽菸習慣的女性也成為高危險族群,在肺癌的種類中,又以非小細胞肺癌最為常見,且移轉率高,據台灣臨床統計,一旦發生轉移,病程惡化速度極快,5年存活率僅有5%至10%,可見其致命風險! 肺癌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長者的「營養狀態」是影響生活品質及健康的重要關鍵。為提升銀髮族的營養及健康飲食知能,彰化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促進中心特別舉辦「銀髮族健康購購班」,由營養師、護理師陪同前往,進行健康採購教育,期望提升銀髮族長輩健康的知識、技能及態度,讓他們不僅學習健康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衛福部日前公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草案》(以下稱特管辦法),癌症患者最關心的「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與「自體免疫細胞治療」都被納入特管辦法中,經醫療機構核准登記後,即可對符合適應症的病患施行「細胞治療」。為迎接癌症免疫療法的新紀元,國內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