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海外確診台灣人可回家了! 「無症狀2個月、陰性解隔離」將准返台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今(7)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440的20多歲女性是在卡達工作且3月於當地確診,儘管接受治療至二採陰,亦隔離期滿,但日前回到台灣後儘管已間隔快一個月,依舊再爆症狀轉陽確診,讓在國外染疫的台人究竟能不能返台再引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強調,只要滿足兩條件考量可以放行搭機返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國外疫情非常嚴峻,有不少台灣人在國外已感染新冠肺炎,先前亦有少部分回國之後才被確診的境外移入個案。

至於沒有回台的個案往往在當地治療、處理當中,張上淳說,考量到他們仍有各種原因需要回國,日前專家會議已經就此,進行過原則性的討論,在顧及國人回國權益之下,具體建議指揮中心,只要滿足兩條件,可以視之為不具威脅性。

這兩個條件分別是:一、確診之後經治療無症狀至少2個月以上,二、經對方國家採檢證明陰性解除隔離。

張上淳說,依過去經驗,只要經治療或居家休養超過2個月以上,後來都沒有症狀的話,體內大部分病毒已消除掉了,最壞狀況也是「時陰時陽」而已,對其他人沒有威脅,且病毒培養不出來;而國外若有採檢的話最好,以目前多數國家二採陰就解除隔離的作法而言,原則上也認定對他人威脅很輕,可考量搭機回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這兩條件是專家會議的初步建議,最明確的是,若是國人在國外確診且未解除隔離者「就不能動!」,不允許其回國,但每一個國家的解隔離標準不同,仍得視不同狀況來考量。

陳時中指出,尤其有些國家的資訊連可信或不可信都是問題,目前只能針對資訊透明、可信者,先做科學化的處理,至於不可信的部分,還需要有進一步的討論。另外,有部分國家倡議防疫共同圈,也考驗怎樣讓大家的標準比較齊一 且資訊透明、交換等問題,很為難,得要兼顧很多方面,才能夠逐步來開放。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最新!20多歲女卡達確診二採陰 「隔一個月」返台竟又爆腹瀉轉陽

全額自費醫材費用6年飆4倍! 健保出手訂「天花板價」壓亂象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長者一天老坐著?走路速度越來越慢?上下樓梯也越來越費力?上了年紀的銀髮族最怕老年症候群,帶來衰弱、跌倒、認知機能下降等現象,台北市針對文山區65歲以上長者進行衰弱評估就發現,有1成5已經落入衰弱前期,提醒民眾,成功老化得從減少久坐...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中多家中醫診所日前爆出用禁藥硃砂入藥,補藥變毒藥,害人鉛中毒,但重金屬中毒風險不只有吃錯藥而已!一名59歲女性油畫家,長期以來一直有腹痛、頭痛的困擾,過去遍尋醫師卻找不出原因,直到健檢時,因為職業關係被建議檢測體內重金屬含量,這才發...

閱讀詳情 »

近日藝人猝逝的消息引起熱議,到底什麼是主動脈剝離?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醫師表示,主動脈剝離主要是血液衝破血管內膜,流竄到血管外層與內膜中間形成一個假腔,可能造成器官缺血、缺氧或引發中風,若衝破血管外膜就可能造成休克,甚至死亡。  什麼是主動脈剝離?趙書平醫師說明,簡單來說就是主...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飲食習慣千萬不能馬虎!一名67歲女子,過去3年來,每天都吃魚堡配咖啡當早午餐,且奶球與糖包加得不手軟,一次都加2包,結果最近經常容易疲倦,還出現有胸悶、心悸等症狀,健檢報告一看,果然發現血脂數值異常,趕緊求醫診治,服藥1個月後,血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