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少「重複用藥」要命兼省錢! 健保新增5類高風險藥品主動提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小心重複用藥可能要命!一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腦中風等慢性病的44歲男性,平常定期在醫院及診所領取慢性處方箋,卻發生了跨院重複用藥情形,拿了2顆不同外觀的降血壓藥物,卻是相同作用機轉,看似不同的藥物,重複服用差一點導致低血壓風險。避免類似狀況,健保署今(18)日宣布開放健保雲端藥歷新功能,擴大新增5類高風險藥品「同藥理機轉同劑型」重複用藥主動提示。

健保署此次新增的5大類風險藥品,包括: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血栓及攝護腺肥大的用藥。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視察黃瓊萱指出,健保署提供的「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的「跨院重複開立醫囑主動提示功能(API)」,去年10月開始擴大新增5類高風險藥品「同藥理機轉同劑型」重複用藥主動提示,且比傳統「同成分同劑型」檢核更加嚴謹。

黃瓊萱表示,「同藥理機轉同劑型」的主動提示,即使是不同成分劑型的藥品,只要同樣的機轉也一樣主動提醒,可避免病人因重複服用同類藥物,反而造成低血壓、肝損傷、橫紋肌溶解、低血糖及出血的風險。

健保署統計去年10月至12月,使用系統查詢相關藥物已有61萬筆。黃瓊萱說,推估新增5類高風險藥品的「同藥理機轉同劑型」重複用藥主動提示後,每一季可幫助3.7萬名病人把關,避免重複用藥。另一方面,健保署進一步推估,針對這5類高風險藥品,如果減少重複用藥,一年約可省下940萬元。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西堤374組客人「這三天」竟嘸確診 陳時中:相信一定有未爆彈!

亞東護理師「沒照顧確診者」不明染疫 陳時中:病房清消不收新病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皮膚美容治療前,要知道諮詢哪些問題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除了時尚裝扮以外,整形美容也一直是熱門課題。隨著科技飛快的進步,雷射光電、音波儀器的發明,醫療產品與技術的提升,得以運用在日益增加的美容需求上。 既然科技這麼發達,我們期待的理想美容治療應該是簡單、快速、不痛、沒有風險、沒有副作用、便宜、又馬上變...

閱讀詳情 »

肉毒桿菌素有哪些功效與副作用? 皮膚科醫生專業建議一次告訴你 肉毒桿菌素在醫學上發現已經超過百年,最早在1822年,在臘腸中發現此種世紀毒素,所以當時稱之為臘腸毒素。但是曾幾何時,此種世紀毒藥已經變成世紀神藥,美國時代周刊還曾經以之為封面報導:如何肉毒桿菌素成為能醫治任何病的藥物( How Boto...

閱讀詳情 »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春節飲食油膩,再加上氣溫忽冷忽熱,更容易誘發不適症狀!為了降低心血管風險,不少人會積極控制膽固醇數值;然而,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顏佐樺醫師提醒,只看膽固醇是不夠的,「高血壓、血管斑塊、動脈阻塞」等也都是令人擔心的問題,常常症狀無聲無息,都更需要精密的檢查才能做好評估與預防...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死亡病例,又是第一起疑似社區感染,讓社會恐慌頓時升到最高點,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從一開始的「可以這麼說」到短短數小時後澄清「尚未完全符合定義」,讓防疫重點似乎又退回守不守得住社區感染這道防線之爭,抗煞專家、前疾管局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