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少「重複用藥」要命兼省錢! 健保新增5類高風險藥品主動提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小心重複用藥可能要命!一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腦中風等慢性病的44歲男性,平常定期在醫院及診所領取慢性處方箋,卻發生了跨院重複用藥情形,拿了2顆不同外觀的降血壓藥物,卻是相同作用機轉,看似不同的藥物,重複服用差一點導致低血壓風險。避免類似狀況,健保署今(18)日宣布開放健保雲端藥歷新功能,擴大新增5類高風險藥品「同藥理機轉同劑型」重複用藥主動提示。

健保署此次新增的5大類風險藥品,包括: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血栓及攝護腺肥大的用藥。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視察黃瓊萱指出,健保署提供的「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的「跨院重複開立醫囑主動提示功能(API)」,去年10月開始擴大新增5類高風險藥品「同藥理機轉同劑型」重複用藥主動提示,且比傳統「同成分同劑型」檢核更加嚴謹。

黃瓊萱表示,「同藥理機轉同劑型」的主動提示,即使是不同成分劑型的藥品,只要同樣的機轉也一樣主動提醒,可避免病人因重複服用同類藥物,反而造成低血壓、肝損傷、橫紋肌溶解、低血糖及出血的風險。

健保署統計去年10月至12月,使用系統查詢相關藥物已有61萬筆。黃瓊萱說,推估新增5類高風險藥品的「同藥理機轉同劑型」重複用藥主動提示後,每一季可幫助3.7萬名病人把關,避免重複用藥。另一方面,健保署進一步推估,針對這5類高風險藥品,如果減少重複用藥,一年約可省下940萬元。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西堤374組客人「這三天」竟嘸確診 陳時中:相信一定有未爆彈!

亞東護理師「沒照顧確診者」不明染疫 陳時中:病房清消不收新病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去被視為保護力最強的「AZ+莫德納」混打模式,也擋不下Delta變異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最新針對境外移入個案的病毒基因定序檢驗結果,本周新增14例中有13例都是Delta變異株,且案16059女性更是國內混打「AZ+莫德納」後仍突破性感染的第一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幼兒園Delta變異株群聚及社區相關確診個案已經有27例,被視為可能感染源頭之一的案16160埃及爸一家,又有最新檢驗結果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0)日下午公布,其妻兒的病毒基因定序結果皆為Delta變異株;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埃及爸一...

閱讀詳情 »

幼兒園染疫事件後,家長擔心孩子年齡小、不懂得表達不舒服的症狀,有醫師提出,可從皮膚症狀來判斷,而小兒科醫師指出,新冠病毒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嚴重的個案較容易出現皮膚症狀。未成年者感染新冠病毒,嚴重時引起類似血管炎或川崎氏症的免疫反應,有發燒、眼睛紅、嘴脣乾裂、草莓舌、手腳腫、起疹子等情況,但不能...

閱讀詳情 »

Delta病毒來勢洶洶,個人防護更要嚴格落實,醫師提醒酒精一定要隨身帶,而且最好以三明治洗手法,來確保雙手清潔,詳細要怎麼做,來看這則報導。Delta病毒入侵國門,學校社區群聚感染連環爆,人心惶惶,民眾想盡辦法自保。民眾:「不知道到底確診者去過哪裡,所以碰過東西都會消毒,搭完公車或者是,到外面摸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