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皮膚科專家建議:皮膚美容治療前,要知道諮詢哪些問題?

皮膚美容治療前,要知道諮詢哪些問題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除了時尚裝扮以外,整形美容也一直是熱門課題。隨著科技飛快的進步,雷射光電、音波儀器的發明,醫療產品與技術的提升,得以運用在日益增加的美容需求上。

既然科技這麼發達,我們期待的理想美容治療應該是簡單、快速、不痛、沒有風險、沒有副作用、便宜、又馬上變漂亮,像魔法般的治療,最好還能永久保固。可惜事與願違,目前沒有一種術式符合這樣的要求。所以愛美的民眾如果能對各種美容術式的儀器、原理、效果和風險等有多一分認識,就更容易和醫師有良好的溝通,減少不滿意的結果,避免發生糾紛。

皮膚科專家建議:皮膚美容治療前,要知道諮詢哪些問題?

(圖說:皮秒雷射儀器比較/時報出版)

 

由於市面上美容術式的種類繁多,本書將各類型皮膚美容外科參與的美容術式分作四個章節來討論:雷射、光電、音波治療;針劑注射美容;美容手術及其他皮膚美容手術。視角是多元且帶有歷史的縱深,多元的面向呈現在方法和史料,過去研究皇帝多採制度史的角度,這樣的角度容易使得皇帝制度的發展呈現靜態,看不到其中的轉變和時代特性。

 

雷射、光電、音波 達到回春抗老的效果

首先,第二章裡談到的雷射和脈衝光是利用光能轉變成熱能,來達到需要的燒灼功能。不同波長的光會被不同的組織吸收,例如黑色素、血管或是水分吸收後,就有除斑、除毛、除微血管或是燒除小腫瘤的功能。飛梭雷射並不是單一種雷射,而是一種雷射技術,把整面的雷射光能量集中在數十個分散的小點,熱能只作用光點上,周圍的皮膚就能減少熱傷害,加速恢復,減少副作用。多半是利用水分吸收的波長,造成適量的熱傷害,刺激膠原蛋白新生。熱門的皮秒雷射也是一群擁有不同波長的雷射,可以用來除斑和除刺青。當配上特別的蜂巢透鏡或聚焦透鏡就達到飛梭的效果,可以刺激膠原蛋白新生。因為皮秒脈衝時間短,可以使用比較低的能量做治療,引起的熱傷害小,副作用也比較少。

傳統治療色素斑的雷射,如紅寶石(694nm)、亞歷山大(755nm)、釹雅各 (532nm、1064nm)雷射,需要比較高的能量,術後會結痂,大約一周後脫落,有一部分人會經歷2~3 個月反黑的過程,才自然退去。脈衝光則是採用比較長的脈衝和較低的能量密度,減少了除斑時結痂的程度。甚至用更低的能量,以小量的燒灼來收縮膠原蛋白並刺激其新生,作為回春的療程。淨膚雷射(1064nm)也是使用較低能量的設定,來回掃描刺激膠原蛋白,以達到類似的回春效果。 

皮膚科專家建議:皮膚美容治療前,要知道諮詢哪些問題?

(圖說:皮秒雷射除刺青,治療前與治療後/時報出版)

 

脈衝式染料雷射是最早以Rox Anderson 教授提出的選擇性光熱解理論( Selective Photothermolysis )研發出來的雷射。使用的585nm 或是595nm 黃色雷射光由血紅素吸

收,主要是治療血管瘤。也常將它調整至稍低的能量,用來處理紅色痘疤和增生性疤痕。有人利用血管吸收後傳導到周圍的熱能來刺激膠原蛋白增生,但是儀器成本太高,比較少用。

此外,電磁波和超音波都能夠穿透到真皮層、脂肪層,其能量轉變成熱能,使膠原蛋白和淺層筋膜立即收縮,表現緊實的效果,也有融脂和膠原蛋白新生重組的長期作用,這就是所謂的電波拉皮及音波拉皮。為了保護表皮層不受熱傷害,電波拉皮會使用冷卻系統,音波拉皮則是運用聚焦技術,避免淺層皮膚受傷,造成表皮色素不均勻或是產生疤痕。

飛針治療將一陣列細針扎進皮膚,利用細微創傷刺激皮膚再生,也有儀器會合併由針尖傳導電波,在真皮層加熱,加強刺激膠原蛋白新生,達到回春效果,也可以治療痘疤。

以上雷射、光電、音波的共同處,都是把機器能量在皮膚組織裡轉換成熱能,製造局限性、可控制的熱傷害,破壞想要去除的色素或血管組織,或是刺激膠原蛋白再生,重新修復老化組織,達到回春的效果。熱傷害就像燒燙傷,會痛,需要恢復期,可能會有過度傷害、過度刺激,而產生疤痕的風險。使用的能量越低、傷害越小、風險就會降低,但是通常效果也會跟著打折。治療療程完成後,需要經過一段修復的時間,才能達到穩定的效果。依循這樣的基本概念,認識書裡介紹的各種儀器與治療方式的特色,您就會對想做的治療有適當的選擇與合理的期待。

 

臉部老化組織流失 靠注射填充劑來填補

第三章所談到的針劑注射是這些年竄起最熱門的微整形術式,「不開刀不流血」解除很多人的心理壓力。雖然其美容效果不是永久的,但卻是立竿見影的。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會麻痺肌肉,很快停止動態紋的表現。減弱咀嚼肌收縮力,可以微調臉部輪廓。它還會抑制出汗,改善多汗及狐臭。一般效果僅能維持幾個月,需要重複施打。注意的是施打的劑量和部位若有偏差,可能有表情過於僵硬,上眼皮下垂等副作用。還好這樣的反應是短暫的,經過一段時間,藥效減弱後就會恢復。

臉部老化造成的組織流失凹陷可以靠注射填充劑來填補。書裡介紹玻尿酸等幾種常見的填充劑,各有其特色。有的直接填補空間,有的還能刺激自己身體內膠原蛋白的增生。有的自己會慢慢代謝降解,有的有降解酶可以施打。不同硬度、黏稠度的產品各用在適當的組織層,每位醫師也有各自熟悉手感的產品。選擇產品時考慮的因素很多,應該和醫師討論溝通後才決定。

除了玻尿酸等填充物外,還可以抽取自體的脂肪,經過適當的處理後,填補臉部凹陷與雕塑臉部輪廓。由於是自己身體的細胞,就不會有排斥過敏的問題,而且還擁有幹細胞,會製造生長因子,可以重建組織,治療疤痕,有回春的效果。抽取與準備脂肪過程的操作細節是脂肪移植成功的重要關鍵,而最大的風險和其他填充物注射一樣,注射時要避免打入血管、阻礙血流,造成組織壞死,甚至失明。近年來,臉部血管、神經、肌肉、脂肪等和注射相關的實體解剖學與3D 影像教學,配合新型手提式超音波儀器,給予臨床醫師很大的幫忙,讓注射風險降低很多。

 

【作者】

皮膚科專家建議:皮膚美容治療前,要知道諮詢哪些問題?

陳昭旭︱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資歷:臺大醫院皮膚部皮膚保健及外科主任

   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

 

皮膚科專家建議:皮膚美容治療前,要知道諮詢哪些問題?

本文節錄:【皮膚美容聰明選:治療前,請先聽聽25位皮膚科專家建議】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蔡仁雨


  現任:蔡仁雨皮膚科診所院長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資歷:
  教育部部定皮膚科副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兼任副教授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  
  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皮膚雷射中心主任
  臺北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石博宇

  現任:
  保順聯合診所 副院長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雷射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創會祕書長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相關推薦

▲落實「我的餐盤」健康概念,才能遠離肥胖及疾病風險。(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肥胖真要死,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駱貞妃指出,106年松山區十大死因中,與肥胖相關的死因就有8項,為此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首次與台安醫院、中崙市場自治會合作,結合傳統...

閱讀詳情 »

近年來,不少名人、網紅鼓吹「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所謂「生酮飲食」是指食用大量脂肪,適量吃點蛋白質,至於碳水化合物等含醣食物,攝取量則降到最低。凱硯診所院長、腎臟內科醫師王峯銘提醒,腎臟病患者若採用生酮飲食這種極端飲食模式,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若是糖尿病病友,身體本身便容易產生...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台灣於非伊斯蘭教合作組織的最佳旅遊目的地中,今年首度躋身第3名,與英國、日本並列。事實上,光在大台北地區穆斯林常住人口就有約8萬人,台北市衛生局今(19)日就宣布「台北市北投健康...

閱讀詳情 »

▲台北市也出現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爆出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且就發生在大安區,搶在48小時內,台北市衛生局今(19)日一早就前往大安區忠孝東路該名男子住家大樓半徑100公尺範圍內,進行噴藥防治,台北市衛生局表示,昨衛生人員初步孳清也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