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腎友、糖友注意!生酮飲食增腎臟負擔

近年來,不少名人、網紅鼓吹「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所謂「生酮飲食」是指食用大量脂肪,適量吃點蛋白質,至於碳水化合物等含醣食物,攝取量則降到最低。凱硯診所院長、腎臟內科醫師王峯銘提醒,腎臟病患者若採用生酮飲食這種極端飲食模式,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若是糖尿病病友,身體本身便容易產生酮酸,貿然採用生酮飲食,更會造成酮酸中毒風險上升。

生酮飲食,可能增加腎臟負擔

王峯銘醫師指出,採用生酮飲食,身體無法藉由醣類獲得充足能量,就會透過肝臟分解脂肪,進而產生酮體,此時酮體便成為身體主要熱量來源。不過這些酮體若數量過多,長期下來,不只可能利尿,增加脫水、低血糖、腎結石等機率,也容易加重腎臟負擔,或造成情緒煩躁、抑制食慾現象。當情況持續惡化,還可能造成酮酸中毒,甚至休克、致命。

傳統上,對於部份嚴重型癲癇病童、癲癇患者,醫師與營養師或許會建議採用生酮飲食,幫助控制病情,但這需要在專業人員嚴格監控下才能進行,如果不瞭解自己狀況而擅自採用生酮飲食,便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血糖控制不佳,更要注意酮酸中毒風險

王峯銘醫師曾遇到一名年長腎臟病合併糖尿病患者昏迷送醫,仔細檢查發現,這名患者血糖非常高,體內酮體也比一般人多很多,詢問家屬才知道,這名年長患者平常血糖控制很糟糕,也沒有規律服用控制血糖用藥,結果引發糖尿病酮酸中毒。

腎臟病患者當中,很高比例是糖尿病引發腎病變。糖尿病病友由於細胞無法有效運用葡萄糖,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胰島素功能低落,或忘記補充胰島素,身體就開始燃燒脂肪,因此糖尿病病友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酮酸問題。王峯銘醫師警告,如上述年長患者,糖友「本身就是酮酸中毒高危險族群」。飲食上更要多注意,營養攝取要均衡,血糖也要好好控制,以減少酮酸中毒發生機率。

此外,糖尿病病友也常合併動脈粥狀硬化病變,本身心血管就不是很健康,若營養攝取失去平衡,攝取過多脂肪,一旦產生高血脂,高血脂對心血管健康傷害更大。

諮詢專業建議,營養更要均衡

王峯銘醫師叮嚀,腎臟病、糖尿病病友常需要進行一些飲食限制,但也不是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建議諮詢專業營養師建議,營養要均衡,熱量也要足夠,不要貿然實施極端飲食,以免傷害身體,引發嚴重併發症。

本文分享自東森新聞雲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願意當「愛國手臂」的人數衝不過百萬大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傍晚公布最新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登記數字,原本意願登記高端疫苗的人數(複選)竟不進反退,今下午重啟登記才3個小時,人數就從99萬7971人下降到98萬1863人,一口氣少了1萬6108人;不過,仍有17...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寶寶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需要大量、優質的營養,攝取方式幾乎都靠口腔,幫助身體消化吸收全靠乳牙負責咀嚼。牙醫師指出,乳牙同時具有輔助發音功能、協調顏面美觀、促進顎骨正常發育、恆牙生長前的「空間維持」等功能,父母需要維持孩子乳牙的功能及健康,以正確態度建立定時檢查習慣,...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老年症候群已成為重要議題,其中肌少症為其表現之一,新竹馬偕醫院家醫科陳信豪醫師表示,因身體老化導致供給體力的骨骼肌質量流失、肌力下降,且伴隨行動力變差時,就會形成所謂的「肌少症」,除影響日常生活外,手腳無力、行動越漸困難,嚴重恐導致失能。 ▲新竹馬偕醫院...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國內本土確診個案今(5)日出現5月中旬爆發大規模疫情、疫情警戒以來的最低點,僅新增6例,外界關注,在疫情明顯趨緩之下,預計實施到8月9日的全國二級警戒有沒有可能降級?或大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明確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