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銀髮族「容易嗆到」非小事! 暗藏營養不良、肺炎兩要命大狀況

▲(照/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吃東西「容易嗆到」不是小事,而是要命大警訊!一名70歲阿嬤近半年來就常在吃東西嗆到,家人警覺,就醫接受內視鏡檢查發現喉咽肌力不足,造成吞嚥障礙,原本已排定由語言治療師進行治療,但仍來不及,某日晚餐後即因嗆傷造成吸入性肺炎緊急送急診搶救。

根據國建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有12.8%有吞嚥困難,除了單純因年齡增加而引起的退化外,也有許多臨床狀況會導致吞嚥困難,例如中風後、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

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洪士涵表示,常見的吞嚥障礙,往往開始於「容易嗆到」這樣不起眼的小事,臨床就發現不少老人家根本不以為意,而錯失了及早復健與練習的時機。

像該名阿嬤患有帕金森氏症,出現症狀的時間也已經有一陣子了,醫師感嘆,如果能提早就醫治療,即可避免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洪士涵指出,吞嚥障礙大致分成兩大類,一是吞下去的過程中,保護不足嗆到;一是所謂吞不乾淨,食物殘餘在咽喉造成的問題。問題在於,一旦這些障礙產生後,輕者嗆到造成生活不便,進食速度變很慢,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營養不良或是吸入性肺炎等危及生命的狀況。

治療吞嚥障礙,洪士涵說,以語言治療師「訓練咽喉肌力」以及「改變食物性質」為主,由於吞嚥困難時吃東西容易嗆到,而造成飲食量不足,衍生營養不良問題,因此治療師會訓練病人的喉肌力,增加吞嚥的力量;越早訓練,吃的東西越多,營養也越足夠,也越有力氣順利吞下食物。

洪士涵提醒,老人家在進食時若出現嗆咳、喉嚨卡卡等症狀,都應盡早就醫治療,將有效幫助進食,讓老人家也能吃原本年輕時吃的東西。

照片來源:萬芳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重訓深蹲竟練出頻尿、性交疼痛! 31歲女忽略一件事害慘自己

流感疫苗10月搶打潮來了! 指揮中心示警「這時段」人將爆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天氣逐漸轉熱,及早做好環境清潔,慎防登革熱來襲!根據疾病管制署建議,依照「巡、倒、清、刷」4步驟,徹底杜絕病媒蚊孳生!  「巡」,經常仔細巡視居家室內、室外可能積水的容器。 「倒」,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皿也分類或倒放。 「清」,減少容器堆積,留下的也都要徹底清潔。 「刷」,容器應刷洗去除蟲卵,並且倒...

閱讀詳情 »

微笑應該持續一生。微笑表現出興奮,增強美感。缺牙會很難微笑。這很令人尷尬,它會損害一個人的美麗。人們尋求各種解決牙齒缺失的方法。找到解決方案背後的動機是完全恢復因缺牙而失去的美麗。顯然,缺牙不僅會損害美麗。它們還增加了間隙感染的機會。牙種植體是替代缺牙的最佳解決方案。牙醫確保植入的牙冠看起來與患者...

閱讀詳情 »

到底應該多久量1次體重?減重專家認為,每天應該固定時間測量,如果家裡有體脂計更該如此,因為體內脂肪多寡隨時變化,有沒有喝水、運動前後、或是洗了熱水澡,都可能有影響。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體脂計屬於第2等級的醫療器材,原理是透過生物電阻法(BIA),利用人體脂肪組織與非脂肪組織含水量的差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