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已經有很多研究指出,就算是有運動,但如果每天坐著時間愈長,愈容易得到心臟病、糖尿病與提早死亡,不過這些研究都只是指出兩者的關連度而不是因果關係。最新的研究終於發現實質的證據,說明減少久坐的時間,會讓體內的 DNA 更健康,就能減緩老化的速度。
久坐影響 DNA?
這份刊登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的研究,是由一群瑞典科學家決心要認真一點設計實驗,找出久坐不動與運動時間長短的影響,並且是要追蹤受試者的生理數據對照。他們還特別關注久坐時間長短與 DNA 端粒之間的關係。
端粒是位在 DNA 兩端的「帽子」,其作用在於保護 DNA 不會因為兩端空空如也而受損。端粒會隨時間慢慢損壞,但是過去的研究指出,肥胖、疾病等狀況會加速它的損壞速度,當它再也無法保護 DNA 時,DNA 在複製過程中就會出問題,讓人體細胞快速老化,最終面臨死亡。
運動沒有什麼貢獻
研究團隊找來一群平常會久坐又有過重現象的受試者,年齡都在 68 歲,並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做個人化、中度運動量的運動,並且他們也被勸告要少坐著。另一組則被告知過著平常的日子,無需做些什麼變化;研究者雖然也會跟這一組人講一些健康觀念,但僅止於口頭,沒有任何實際的行動協助受試者改變。
六個月後,兩組人員都接受團隊的問卷調查,回答一些生活上的活動內容,同時也接受抽血檢查,以便於跟實驗前的抽血樣本比較。研究者確認運動組成員的運動量都有比實驗前增加,多數人坐著的時間比實驗前少;他們發現那些坐著的時間偏少的受試者,端粒有變長,細胞看起來也比較年輕。相對來說,沒有運動組成員的端粒比六個月前短。
不過他們也發現一個算是「有趣」的現象:運動跟端粒長度的關連性低,甚至,運動組中在外頭活動較多的成員,跟運動較少但站著時間較多的成員比起來,端粒還比較短。因此研究團隊的結論是,減少久坐的時間可以加長端粒的長度,而運動的影響程度並不大。
雖然實驗可能會有一個弱點,就是受試者就算是站了起來,但是實際上做了什麼事並沒有追蹤,不過團隊表示他們至少還是做了一些低活動量的事,大部份是站著。另外,雖然運動對端粒的長度沒有明顯的貢獻,不過運動還是在其他方面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圖片來源: © Albert Leinenweber/Lived In Images/Corbis )
相關資訊
- Stand up for health—avoiding sedentary behaviour might lengthen your telomeres: secondary outcomes from a physical activity RCT in older people
- Sit Less, Live Longer?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