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糖3撇步

減糖3撇步

飲食減糖是健康生活的趨勢,日常生活中到底該如何落實減糖呢?國民健康署建議,日常生活最好以白開水為首選,或是用無糖飲取代含糖飲、原味乳取代調味乳;此外,買包裝飲品時也要養成查看營養標示的習慣,徹底落實減糖生活,對於維繫健康與體態都會大有助益。

 

減糖3撇步

 

市售飲品往往隱藏高糖陷阱,一杯飲料下肚,糖量可能就已經爆表!根據國民健康署2018年發布之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若以每日攝取2000大卡來計算,添加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50公克,約為10顆方糖!然而,一杯700ml全糖珍珠奶茶就含有12顆方糖量、700ml全糖綠茶多多的含糖量更高達14顆方糖,一天一杯飲料糖攝取量就已經超標!

 

為落實減糖生活、重拾健康體態,國民健康署提出飲料選擇3大建議:

 

1. 添加糖越少越好:

選購飲料時應營養標示,建議首選糖含量標示為0的產品較為健康;若是選購手搖飲料時,則建議將糖分降低為無糖或微糖,且留意珍珠、蒟蒻、或其他配料可能也含有高糖陷阱,應盡量避免。

 

2. 原味乳品較健康:

國健署建議民眾應每日攝取360ml至480ml的原味鮮乳、保久乳,但不建議選擇調味乳品,以減少添加糖的攝取量。

 

3. 喝白開水不可少:

建議每日飲用6至8杯白開水(每杯約240ml),但喝水時最好分次、小口慢慢喝,不建議一次大量牛飲;此外,運動時身體會更需要補充水分,建議在運動前、中、後隨時少量多次補水。若不喜歡無味的開水時,亦可嘗試替換成無加糖的水果茶、花草茶,或在水中加入檸檬片、薄荷葉等風味,以增加水分攝取。

 

國民健康署也叮嚀,糖吃太多不僅會發胖,還可能損害健康!研究指出,長期攝取過量添加糖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脂肪肝、高血脂等慢性病疾病風險。提醒民眾應及早落實減糖生活,才能維繫體態、常保健康。

 

圖文創作:健談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延伸閱讀:

【吃糖的危害】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214

【醣與糖有何不同?】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630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減糖3撇步

相關推薦

殘害許多孩子得白血病的真正兇手終於被揪出來了!獻給無知的家長們!!!   得了白血病,最常見的治療是換骨髓。你知道換了以後人還能生存多長時間嗎?白血病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我們在這裡結合大腸的功能給 大家分析一下。大腸在人體的第一個功能就是吸水,供養全身的水分,吸水的同時大腸還會蠕動,...

閱讀詳情 »

防癌工作持續推廣,但台灣罹癌人數卻仍不斷攀升!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爐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2012年癌症新發人數為9萬6,695人,發生年齡中位數與2011年同為62歲,但發生人數卻增加4,012人,每5分鐘26秒就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14秒;從粗發生率資料來看,台灣人每233位就有1人罹癌,...

閱讀詳情 »

每年上演的缺水惡夢又來了,為避免限水措施導致個人及環境衛生大打折扣,引爆食安危機,衛福部呼籲大家,使用酒精含量60~95%的乾洗手液隨時清潔雙手,做好個人衛生,是預防疫情及食安危機的第一步喔!春雨不來,桃園等地區實施限水措施,憂心水源不足引發食安危機,日前舉行的「第七屆亞太感染管制國際會議」中,與會...

閱讀詳情 »

臉上會出現脂肪粒是由於肌膚的油脂過剩,加上身體的代謝慢而漸漸累積而成的。脂肪粒會出現在臉部背部及眼部,然而除去眼部脂肪粒的護理最為困難,現在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如何去除惱人的脂肪粒。 許多女孩認為脂肪粒的形成主要是皮膚油質太多,這個認知其實不是很正確的。脂肪粒形成的原因是因為皮膚缺水、排泄和吸收受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