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方法★減重不是只有「熱量控制」那麼簡單!你中了嗎?原來這樣的人才容易胖

家醫科美女醫師陳欣湄,亮麗外表在網路上引發不少討論,流利口條也成為談話性與健康節目熱邀常客,最近她多了「作家」這個斜槓身分,藉由發表新書傳遞正確的減肥知識。曾以為減重不難的她,接下減重門診才驚覺,「原來減重一點都不簡單」!

自接觸功能營養學後,陳欣湄發現個案「自身體質」狀況的差異,會讓減重方法不盡相同,一旦落入「減重可以速成」、「熱量等於體重」的迷思,通常會越減越肥,只有用對方法讓身體恢復平衡,才能自然健康瘦下來。

減重不是只有「熱量控制」那麼簡單!你中了嗎?原來這樣的人才容易胖

談起首次接下「減重門診」的機緣,陳欣湄表示,當時任職的醫院,需要安排醫生看健康體重控制門診,她身為家醫科醫師,自然被長官交付這項任務。陳欣湄心想,「根據過去減重經驗,謹守著『能量守恆、少吃多動』原則即有效果,減肥應該不是件難事」,欣然答應接受挑戰,沒想到卻是挫敗的開始。「我第一位病人是體重120 公斤的男性」,陳心湄回憶:「當時我認為有把握讓他吃進飽足的熱量也能瘦,沒想到,病人跟了我一年多,體重只降2 公斤。」這一記當頭棒喝,讓陳欣湄明白,原來減重不是只有熱量控制那麼簡單。

你中了嗎?原來這樣的人才容易胖!

家醫科出身的她表示,除了治療慢性病、鑑別診斷外,家醫科還有一塊很重要的是,如何介入病人的生活,去做生活上的調整。她因此開始接觸功能營養醫學,希望除了藥物使用跟醫生診斷外,可以給予病人更多的幫助。

不同於剛接減重門診時,陳欣湄會以限制飲食或熱量的方式,控制病人的體重,在接觸功能營養醫學後,她明白病人「自身體質」狀況差異,需要的減重治療法其實大不相同。陳欣湄曾遇過一名高度自律控制體重的病患,出門會攜帶電子秤計算熱量,但體重還是持續上升。

反觀有些人,不忌口不在意熱量,卻依舊身材纖細,中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身體是否處於健康平衡的狀態。她進一步解釋,維持纖細體態的人,因為過往的身體狀況是平衡的,就算偶爾暴食,體重仍會守恆在固定的健康範圍上下;高度自律的女子可能因為胰島素阻抗、腸漏症、過敏體質等身體失衡問題,反而讓減重成效不彰。

減重不是只有「熱量控制」那麼簡單!你中了嗎?原來這樣的人才容易胖

門診中,陳欣湄也常遇到認為「減重可以速成」,又或者「減熱量等於減體重」的病患,當有這迷思時,病患通常會越減越肥。陳欣湄提醒,「減重不該執著體重計上的數字,而是要正視肥胖問題的根源」,很多問題其實是跟身體系統失衡有關,只要矯正問題讓身體恢復平衡,體重自然就會下降。病患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也會回饋心得給陳欣湄,認為透過陳欣湄的減重治療,「健康狀況越減越好、精神狀況也越來越佳」,完全不同以往減重總給人面黃肌瘦的刻板印象。

這樣的回饋,讓陳欣湄清楚知道,「這就是我想提供給病患的治療方式」,也是促使她決定出書的動力,希望提供一個新的減重思考邏輯給正在為減重奮鬥的朋友。

相關推薦

塑身減重是女性一生的功課 妳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每當詢問姊妹淘最近熱衷甚麼事情時,除了追劇之外,九成以上會得到的答案會是「塑身減重」,更白話一點就是減肥囉,這大概是每個愛美的女性,一生持續不斷的課題對吧?連好萊塢的女明星、維多利亞秘密的超模等,離開鎂光燈後其實和許多人的課題都是一樣的,如何能夠保持纖...

閱讀詳情 »

      夏天到來的腳步,越來越接近了!經過一個冬天囤積的脂肪,終於不能用寬鬆的衣服遮掩了!這下又得回到夏日前的訓練活動,而且時間不等人的,晚了幾天肚子圖出來,無論用哪種app 修整軟體,還是有痕跡的,最好方式還是乖乖的運動才是正途。   有哪些運動可以幫...

閱讀詳情 »

  最近為了避免三密情況,許多媒體陸續報導許多人都往山上跑,出現放假時各大山區爆滿的情況,為了盡可能減少人群聚集的機會,這幾個月減少進入健身房次數的小畢,打算趁人少的時候,可以趁機隨意使用重量訓練器械。 好巧不巧專屬教練走過來:「小畢你好久沒來了,我們健身教室消毒都很徹底啊?」她不好意思的...

閱讀詳情 »

讓小腹平坦的臀肌伸展操 從深層肌肉縮小腹部肌群   滾滾抬腳法 固定雙腳、抬起上半身的一般仰臥起坐,容易引起代償性動作,導致只會鍛鍊到淺層肌肉。而這項訓練則有助於掌握「從脊椎動起來」的概念,並達到刺激深層肌肉的效果。   做法 呈平躺姿勢。手肘彎曲貼放地面,雙腳往上抬,膝蓋稍微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