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減重者9成失敗! 關鍵出在荷爾蒙

減重者9成失敗! 關鍵出在荷爾蒙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根據「台灣過重及肥胖行為」調查發現,台灣逾8成的人都有減肥經驗,且一半以上的人目前正在減重中。隨著農曆年、228連假,民眾平均增加3至5公斤,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醫師表示,前往門診諮詢減重的人數也成長三成。減重的人這麼多,復胖更不在少數,其實肥胖應尋求體重管理門診協助,才不會傷身又復胖。

肥胖被定義為慢性病 成因複雜共病多

世界衛生組織2020全球肥胖年報指出,台灣為東亞最胖第一名,且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有過重及肥胖問題(亦即BMI大於24)。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蕭敦仁醫師表示,肥胖已被定義為慢性病,它伴隨的疾病非常致命,45%肥胖者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80-90%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罹患糖尿病高7-12倍、4成癌症與肥胖有關,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宗。

9成的人自覺減重失敗 激烈手段易復胖

不過8成6的減重者並未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大部分會先自行運動或飲食控制,或是尋求代餐、埋線、購買減肥成藥等,但調查也顯示,近9成的人自覺最近一次的減重失敗。蕭敦仁醫師指出,瘦不下來的真正原因,都是因為激烈的減重手段無法長久,例如節食初期見效,但一恢復正常飲食,馬上就會胖回來,還可能因為溜溜球效應更胖。

減重不能靠意志力 了解荷爾蒙運作打破惡性循環

減重時,身體內的飽足荷爾蒙(腸泌素PYY、GLP-1)濃度會下降,飢餓荷爾蒙濃度上升,導致飢餓感增加,同時卡路里消耗量會降低,這個變化會持續三年,有許多成功減重的人在一年內會復胖。蕭敦仁醫師強調,我們無法用意志力控制荷爾蒙,要對抗飢餓對很多人來說很痛苦,了解荷爾蒙運作方式,有助於管理體重。他建議,進食時每口可以多咬幾下,幫助膽囊收縮素分泌,抑制食慾。

健康減重計畫 飲食、運動、行為治療

肥胖的成因複雜,每個人的基因、生活習慣、個性及環境不同,同樣的治療無法適用所有人。劉燦宏醫師說明,長期健康的減重須從飲食、運動、行為治療三方面著手,包含如何聰明飲食,而非刻意戒除某類食物;養成運動習慣,增肌減脂,維持減重成果;而行為改變則是心理層面,如:找出經常吃零食或非飢餓飲食背後的心理原因,有助於改善這類型過量進食造成的體重增加。

學會認證「體重管理門診」開跑 助減重者一臂之力

為了讓有需求減重者能找到專業的醫療團隊,劉燦宏醫師表示,學會於今年推動符合資格的「體重管理門診」認證,集結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運動教練、藥師、心理師、個管師等專業的醫療團隊,有許多醫療院所正在積極參與持續教育課程,強化軟硬體設施,爭取獲得認證。幫助民眾少走冤枉路,透過團隊協助,找出瘦不下來的關鍵,改變舊有習慣,脫離減肥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

肝癌破裂昏倒送醫!她靠手術加免疫療法救回一命腫瘤指數35000降到100

春天來了頭髮越掉越多怎麼辦? 生髮帽正夯教您選購注意事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衛福部最新的資料顯示,平均每11.5分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面對晚期癌症傳統治療效果有限。目前新興免疫療法成為許多人的保命丹,林口長庚醫院更是率先全亞洲成立「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整合各領域的醫師專業來對抗癌症。 免疫療法運轉機制 長庚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張先生當兵時因壓力大,發現脖子後方一片紅疹脫屑,誤以為是皮膚過敏,長期使用外用藥膏皆未獲改善,經人介紹使用偏方蟾蜍湯及草藥來排毒治療,但皆未有療效。十年前開始有關節及背痛情形,痛到連彎腰行走都有問題,四處針灸和電療無效。一年前甚至出現眼睛模糊不清、出現十二道光芒、畏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69歲男性,10年前健康檢查發現早期大腸癌,經過及時手術切除,恢復良好,僅偶爾會因術後沾黏而出現腸阻塞等不適症狀,但近來常感到上腹悶且嚴重脹氣現象,就醫看診,透過胃鏡檢查,醫師發現患者不但胃黏膜發炎,胃裡還出現約5公分的紅色斑塊,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早期胃癌。 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血壓、血糖和血脂都偏高,雖然可透過運動與飲食來改善;但是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去努力。然而,卻有不少人因為沒有辨法維持健康飲食以及運動,因而使得代謝症候群一發不可收拾,直接進展到慢性病;也因此,代謝症候群的及早介入治療,就顯得非常重要。 代謝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