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漠視甲狀腺腫瘤 十年竟長成18公分

漠視甲狀腺腫瘤 十年竟長成18公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現異常腫瘤,可別掉以輕心!一名住在花蓮的萬女士,高齡87歲,10多年前喉嚨長出一顆腫瘤,卻遲遲未就醫,隨著時間過去,腫瘤愈來愈大,近期已經嚴重影響吞嚥,甚至發生喘鳴、昏眩的情況,所幸在就醫後已經順利摘除。

收治該名老婦人的花蓮慈院耳鼻喉科周昱甫醫師表示,萬女士罹患的是「結節性甲狀腺腫」,腫瘤重達1.12公斤、最大直徑18公分,形成原因不明,女性患病機率又高於男性。根據統計,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民眾,身上可能都有甲狀腺腫瘤,但是絕大部分為良性腫瘤。

「這麼大的腫瘤只在教科書看過,真的嚇了一大跳!」周昱甫驚訝地回憶第一次見到萬女士的情景。他說,透過電腦斷層等一系列的檢查後發現,萬女士左頸的腫瘤已經嚴重將食道和氣管擠至右側,造成吞嚥困難、喘鳴的情形,腫瘤甚至壓迫到頸動脈導致昏眩的症狀。考量到萬女士的喉返神經與頸動脈經已嚴重受到壓迫,未來可能導致聲帶麻痺、半身麻痺、中風等可能性,加上腫瘤已經影響外觀,因此建議手術治療,以免引發更多後遺症。

周昱甫表示,由於腫瘤為良性,腫瘤外圍的完整包膜減少手術的危險性,但萬女士多年前曾接受右側甲狀腺切除手術,若將左側甲狀腺腫瘤切除後,可能會伴隨甲狀腺與副甲狀功能不足的問題,因此盡力保留正常甲狀腺組織成為手術的最大課題。萬女士手術3小時即完成,第2天即可下床,5天後順利出院,困擾10多年的問題終於解決,也使萬女士重展笑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64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全球各大行業在新冠疫情衝擊下面臨重大考驗,醫美產業也不例外,但隨著疫情逐漸趨緩,愛美人士想從頭到腳全方位保養的心也在蠢蠢欲動。知名醫美集團近日分別於台北車站商圈、忠孝此兩黃金地段開設新館,不只提升交通便利性、空間再升級,同時相當重視疫情防護,讓愛美人士能夠在疫情期間也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有些父母看到小孩較為矮小,便希望孩子多吃一點,除了三餐,可能加入上午點心、下午茶或宵夜,就是希望促進小孩生長發育。耳鼻喉科楊啟坤醫師過去曾為兒子的身高問題煩惱不已,因此對於小兒身高發展議題很感興趣,他也投入許多心力觀察、閱讀相關研究報告,他提醒,上述作法可能適得其反,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每個人每天都會掉頭髮,只要落髮數量在正常範圍內並無大礙,然而,如果頭皮過了中午就開始油膩、搔癢、有頭皮屑,頭髮因此變得扁塌,洗頭時,甚至會發現頭髮落滿地,或者剛生產完、家人也有雄性禿等,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則要注意頭皮是否有不健康的跡象,你可能就是異常落髮的高危險群!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誠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各類型運動場館紛紛開放,民眾迫不及待要「動起來」,但要小心如果熱身不足、姿勢不良可能反造成膝關節傷害,進而導致行動不便,甚至需置換人工關節。雖然軟骨磨損程度不能逆轉,但近來隨著醫學科技進步,利用自體軟骨一次性修補關節的新技術出現,也為運動傷害患者帶來希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