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潰瘍2周、有腫塊 7徵兆揪出口腔癌

潰瘍2周 有腫塊 7徵兆揪出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檳榔本身纖維質多,如又與石灰質及其他混和物質長時間地與口腔黏膜接觸,如同菜瓜布放在口腔內,使原本有彈性的臉頰、頰黏膜變粗糙而造成張口受限制即所謂的黏膜纖維化,也是最直接的破壞,繼而誘發口腔癌前病變。 

不加添加物  檳榔子即為致癌物

而南投縣衛生局也指出,檳榔子中的檳榔鹼、檳榔素成份在口腔中會硝化產生亞硝胺,這些硝化衍生物可誘導實驗動物產生腫瘤。且研究證實,即使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 
   
因此想要遠離口腔癌威脅,除了及早戒除嚼食檳榔習慣、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與定期接受口腔黏膜健康檢查,平常可以自我檢視口腔狀況,步驟如下:

1)觀察臉部及頸部外觀是否左右對稱。
2)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變白、紅、黑、褐,且無法抹去。 
3)潰瘍/超過2星期以上未癒合之口腔黏膜潰瘍。 
4)腫塊/口內或頸部任何部位不明原因之腫塊。 
5)舌之運動與知覺/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導致咀嚼、吞嚥、說話困難或舌頭半側知覺喪失麻木。 
6)顎骨與牙齒/顎骨局部腫大,導致臉部左右不對稱。 
7)口腔黏膜知覺與開口度/口腔黏膜乾澀灼熱有刺痛感,開口有受限制,張嘴時口腔黏膜拉緊。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茲卡病毒在中南美洲延燒,台灣也已出現境外移入案例,由於茲卡病毒的傳染途境與登革熱相同;因此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黃立民醫師呼籲,治本之道是控制斑蚊數量,避免造成疾病流行。 恐輕忽!8成茲卡病毒感染者無明顯症狀 茲卡病毒今年疫情區域範圍擴大,原因在於七成民眾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減重是許多愛美人士一生的志業,然而同事朋友不時的聚餐邀約,常讓想減肥的人陷入兩難。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觀察,許多減重民眾不知道如何調整生活及飲食,反而讓生活品質變差。醫師指出,控制體重必須仰賴飲食、運動以及生活習慣等多方搭配,不是一味要求忌口。 台灣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大多數人在生活中,一定有頭痛欲裂的經驗。其實會造成頭痛的病因五花八門,從常見的偏頭痛到危險的血管瘤、腦瘤,症狀都有些許的不同。曾經有位慢性頭痛長達20年的患者至門診求醫,他提到近半年來頭痛的頻率增加,更同時伴隨著視力衰退與右臉麻木,經過檢查,竟然在右眼後方長了顆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你又火燒心了嗎?農曆新年、春酒旺季後,腸胃科門診量總是會比年前增加,常可見到民眾因為年節期間飲食較無節制,熬夜吃宵夜,加上一場又一場的春酒,經常吃飽後倒頭就睡,而發生胃食道逆流的困擾,門診觀察今年此類患者約增加2成左右。 火燒心、嘔酸 還會提高食道癌風險 書田診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