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火燒心不見了! 「一根針」治好胃食道逆流

火燒心不見了! 「一根針」治好胃食道逆流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惠虹報導】有位胃食道逆流患者,不僅白天酸水從胃裡逆流上來、夜裡更是苦不堪言,只要躺下,酸水就湧上來、無法躺平睡覺長達半年。所幸,經由中西醫整合專家楊龍駿醫師施以頭皮針治療,當天火燒心的症狀就不見了,竟能一覺到天亮。

胸口一把火在燒 全台近80萬人受苦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三年胃食道逆流從61.6萬人,成長至76.6萬人,短短3年增15萬人,女多於男。楊龍駿表示,胃食道逆流誘發的症狀多樣化,「火燒心」是其最典型的症狀。患者主訴胸口如同「有一把火在燒」般難受,台語的「溢赤酸」,就是形容胃酸逆流造成胸口灼熱感。

苦心鑽研頭皮針 針灸療法關緊賁門

楊龍駿醫師指出,胃與食道之間,有道開關叫做賁門,賁門如果鬆弛,就會導致食物逆流,食物逆流經過食道、胃酸刺激神經產生了燒灼感。而賁門之所以會鬆弛,主要是因為神經異常、或賁門肌肉退化所引起。

擅長中西整合、學有專精的楊龍駿醫師,看過相當多胃食道逆流的病例,多以服用制酸劑、或中和胃酸藥物來減少胃酸分泌,雖能減輕症狀、卻有副作用,而且多數患者飽受反覆發作之苦。他因此特別從頭皮針下手苦心鑽研治療胃食道逆流,累積很多成功案例,年齡從4個月大,到87歲的老翁,都有不錯效果。

頭皮扎針 竟能搶救火燒心!   火燒心不見了! 「一根針」治好胃食道逆流

楊龍駿醫師提及胃食道逆流針灸療法,主要是結合頭皮針、搭配耳針,刺激頭皮對應內臟的反應區位,再視患者表現症狀,輔以耳針加強,增強賁門的收縮與閉合度。

楊龍駿進一步說明,頭皮針對較嚴重的患者,一週需針灸3次,症狀改善之後,每週大約2次即可。大約治療4-5次,就有明顯改善,1-2個療程便能治癒。治療期間不需忌口、也不用服藥,治療完畢,只需維持良好作息習慣,好好保養就不會再復發。

超強破壞王 胃酸所到處灼傷導致細胞病變

胃食道逆流盛行率高,有些人卻放任輕忽,導致症狀愈來愈嚴重。楊龍駿解釋,胃酸是強酸,所到之處會造成黏膜的破壞,食道黏膜經反覆灼傷修復,會產生肉芽組織,導致食道狹窄;也可能造成聲帶受損、聲音沙啞;胃酸刺激食道神經時也會造成胸悶、背痛。

放任胃食道逆流、不積極治療,會提高細胞病變風險,多例食道癌案例發生在下食道接近賁門附近,這都是長期胃酸刺激所造成。楊龍駿提醒,胃食道逆流治療後不可暴飲暴食、也不要在飯後劇烈運動,要維持良好作息。

平時則可輕柔按壓足三里、內關、中脘穴等穴位,對腸胃道保健也有幫助。至於一般認為咖啡甜食、高油脂食物、菸酒,睡姿或情緒壓力,是誘發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因子;楊龍駿認為,胃食道逆流是賁門鬆脫的問題,上述問題只會讓症狀加劇,而非主因。

另外,肥胖者腹部脂肪容易擠壓到胃,造成腹壓過高,一旦吃飽時胃的壓力立刻上升,食物逆流會衝擊到賁門鬆開,肥胖久坐、褲帶束腰太緊、飯後立刻平躺趴睡、或重訓時也會如此,需多加留意。

【延伸閱讀】

顏面神經麻痺右眼睜不開 針灸助婦人開眼

針針活化腦細胞 中風坐輪椅治到能行走!?

失智症無藥可治? 中醫針灸讓大腦重開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7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米飯是我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您一定不知道,米飯除了可以填飽肚子,如果在米飯中加點兒料,那麼很多困擾我們的毛病也會隨著每天吃下去的飯輕鬆解決掉。 翻拍百度 淨化血液降血脂 一把糙米和黑米   糙米無論是對於高血脂還是糖尿病來說,都是絕佳的主食選擇。在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的同時,對...

閱讀詳情 »

女性來月經,其實也是一個最佳排毒的過程。新加坡醫學專家發現:月經期間,女性體內會分泌一種比細胞單位更小的蛋白質——酵素。它能分解日體內毒素,讓血液由酸性向弱鹼性轉變,幫身體有效排毒。 經期吃什麼排毒 1、開水 美國健康專家雪蘭登‧格林說,經期適量飲水對身體排毒有很大幫助,建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針對流感疫情造成各大醫院急診室塞爆,及醫院葉克膜不夠用的情形,有民眾質疑因無葉克膜而不治;對此,醫師公會調查發現,全台尚有68台葉克膜待機中。醫師強調,流感併發重症優先以呼吸器治療,而葉克膜也非人人適合,及早使用抗病毒藥劑,才能避免變成重症。 流感重症 葉克膜使用率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女性都知道吸菸可能會導致肺癌、心臟病、中風等疾病,吸菸對皮膚也可能帶來極大的傷害。國外研究指出,吸菸女性的皮膚老化快速、魚尾紋、法令紋變深、膚色泛黃;且女性吸菸或20年來每天吸一包菸,皺紋比非吸菸者均多3倍以上。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指出,吸菸容易消耗體內的蛋白質、維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