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火鍋料防腐劑超標!怎麼減少殘留?

天氣冷颼颼,熱呼呼的火鍋最能暖胃,不過挑選火鍋料前,可得注意了,台北市衛生局抽驗市售火鍋料,50件商品中,有5件被檢出含有防腐劑,包括豆腐、凍豆腐及米血糕,不合格率為10%;衛生局表示,多數防腐劑溶於水,吃火鍋前,可先蒸煮再加入,或煮時不加蓋,讓防腐劑隨水蒸氣揮發,可以減少殘留防腐劑吃進肚子裡。
火鍋料防腐劑超標!怎麼減少殘留?
‧北市衛局抽驗50商品
台北市衛生局10月底到傳統市場、火鍋店、超市、餐飲店等地抽驗火鍋料,包括10件豆腐製品、10件米血糕、10件魚肉煉製品、5件沾醬、5件貢丸、5件蒟蒻、5件鴨血產品,檢驗防腐劑、過氧化氫、硼砂、動物用藥、二氧化硫等項目,發現1件豆腐及3件凍豆腐檢出違規使用防腐劑「苯甲酸」、1件米血糕檢出防腐劑「己二烯酸」超量,均要求商家立即下架。

‧防腐劑過量易胃痛
衛生局表示,「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進入人體後,9~15小時內可從尿中排出,但攝食過量會刺激腸胃道、引起胃痛,也會對肝腎造成影響;「己二烯酸」則是一般食品常用的防腐劑,人體正常代謝下,易分解為二氧化碳、與水一起排出體外,雖屬毒性較低的防腐劑,但食品中也不能隨意添加或過量使用。

‧自製凍豆腐較安全
衛生局建議,餐飲業者及消費者可依每日所需份量購買來源清楚、低溫保存及當天現做的豆腐自行製作凍豆腐,避免產品重複解凍影響品質,選購火鍋料時,不妨注意是否在低溫下販售,並儘量選用包裝及標示完整的產品。

此外,衛生局此次也針對店家供應的火鍋湯底食材與廣告宣稱是否符合,未發現誇大不實的湯底廣告。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話不多說,先來看看補牙的影片吧! 齲齒(俗稱蛀牙)也叫蟲牙是牙體組織被齲蝕,逐漸毀壞崩解,形成齲洞的一種疾病,是口腔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齲齒是繼感冒後最常見的疾病,它經常發出在小孩和年輕成年人身上,但亦會影響所有人,是導致脫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導致蛀牙的原因是由細菌引致的。口腔中的細菌,食物殘渣,唾...

閱讀詳情 »

很多朋友對於胃藥好像都習以為常,家中多備有胃藥,不舒服時會自行使用,不過你知道胃藥也有副作用嗎?     含鋁的胃藥會造成便秘的問題,而含鎂的胃藥則可能造成腹瀉。   胃酸是體內殺死細菌的第一道防線,若長期服用胃藥,胃酸過低,會造成細菌過度生長。   一般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