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台灣人量身制定 急性心肌梗塞新指引出爐

為台灣人量身制定 急性心肌梗塞新指引出爐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其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10萬人死亡,佔全球總死亡人數3成,其中740萬人死於心臟疾病,670萬人死於中風,估計到2030年全球死亡人數,將攀升至每年2,300萬人。醫師發現,國內許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為服藥順從度低、擅自停藥,因而增加術後心血管疾病復發及死亡率的風險。有鑑於此,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醫界共同發佈急性心肌梗塞診治新指引,以期能嘉惠更多患者。

心肌梗塞非老人病  中壯年族群更應注意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林俊立理事長表示,在台灣,目前心臟疾病居於國內十大死因第二位,平均每27分鐘,就有一位死於心臟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更是讓人措手不及。而過去急性心肌梗塞多好發於老年人,因此多將其視為老年病,但根據國健署統計發現,心肌梗塞的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是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在中壯年族群中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所以急性心肌梗塞已成為人人不可輕忽的疾病。

雙重抗血小板藥物  可有效預防疾病再發生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李貽恆教授說明,針對台灣人所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新指引,在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患者,是建議醫師使用高敏感性心肌蛋白進行檢驗,將可早期協助診斷及排除心肌梗塞的發生;另外,在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的藥物治療上,應搭配雙重抗血小板藥物,分別為阿斯匹靈以及新一代抗血小板藥物,且服用時間需長達12個月,不可擅自停藥,才能有效預防再次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預防心血管疾病  血脂控制適宜、勿擅自停藥是首要

據台灣研究顯示,2009年至2015年間,55歲以下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比例皆未增加,但高血脂患者卻增加2成。李貽恆教授表示,國內中壯年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包括有吸菸與高血脂,若想有效控制高血脂,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及死亡率,除了遠離菸害外,也要搭配定期健康檢查、摒除不良生活習慣,以及三高的控制;此外,也應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切勿擅自停藥、減藥,才是遠離心血管疾病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0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低鈉飲食少頭痛!國外最新研究發現,每天減少攝取2300毫克的鈉,約1茶匙的鹽,可降低頭痛機率約3成。董氏基金會指出,鹽吃太多會導致血壓上升、血管擴張,引發頭痛,甚至增加腎結石、骨質疏鬆症風險,建議每天攝取鈉含量,最好低於2400毫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於2014年,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你容易累、減肥又瘦不下來、又睡不著嗎?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及演譯基金會共同發布的「2014年身體小毛病代表字」中,「累」、「肥」、「眠」、「冷」、「澀」就躍登身體小毛病前五大代表字。該集團技術長周家宇表示,累、肥、眠等問題都是身體正在發炎!其實,這些小毛病都稱不上是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玩笑話說:「男人二十奔騰,三十而立,四十微軟」,那年過50 之後的你,是否有時會感到「無力」呢?別沮喪,這有可能是更年期悄悄來訪了。趙順榮藥師表示,年齡增加,荷爾蒙會遞減,進而會伴隨著更年期的困擾,這時若提升DHEA(Dehydroepiandrosterone去氫皮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女性步入中年,因為女性荷爾蒙濃度會降低,以致更年期婦女常會有許多不適症狀,因此較易出現憂鬱、低落情緒、睡不好,同時還會影響到自律神經系統。然而,卻有許多更年期婦女對於荷爾蒙變化不了解,因而在出現身體不適時,竟沒有對症下藥,進而發生到處逛醫院的現象。臨床上,婦女出現更年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