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台灣人量身制定 急性心肌梗塞新指引出爐

為台灣人量身制定 急性心肌梗塞新指引出爐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其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10萬人死亡,佔全球總死亡人數3成,其中740萬人死於心臟疾病,670萬人死於中風,估計到2030年全球死亡人數,將攀升至每年2,300萬人。醫師發現,國內許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為服藥順從度低、擅自停藥,因而增加術後心血管疾病復發及死亡率的風險。有鑑於此,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醫界共同發佈急性心肌梗塞診治新指引,以期能嘉惠更多患者。

心肌梗塞非老人病  中壯年族群更應注意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林俊立理事長表示,在台灣,目前心臟疾病居於國內十大死因第二位,平均每27分鐘,就有一位死於心臟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更是讓人措手不及。而過去急性心肌梗塞多好發於老年人,因此多將其視為老年病,但根據國健署統計發現,心肌梗塞的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是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在中壯年族群中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所以急性心肌梗塞已成為人人不可輕忽的疾病。

雙重抗血小板藥物  可有效預防疾病再發生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李貽恆教授說明,針對台灣人所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新指引,在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患者,是建議醫師使用高敏感性心肌蛋白進行檢驗,將可早期協助診斷及排除心肌梗塞的發生;另外,在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的藥物治療上,應搭配雙重抗血小板藥物,分別為阿斯匹靈以及新一代抗血小板藥物,且服用時間需長達12個月,不可擅自停藥,才能有效預防再次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預防心血管疾病  血脂控制適宜、勿擅自停藥是首要

據台灣研究顯示,2009年至2015年間,55歲以下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比例皆未增加,但高血脂患者卻增加2成。李貽恆教授表示,國內中壯年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包括有吸菸與高血脂,若想有效控制高血脂,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及死亡率,除了遠離菸害外,也要搭配定期健康檢查、摒除不良生活習慣,以及三高的控制;此外,也應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切勿擅自停藥、減藥,才是遠離心血管疾病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0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談到喝茶,在美好的下午時光,若能泡杯好茶,雙手捧著熱杯,啜飲一口,望著山中好景,輕輕嘆氣,此種畫面,只要一想到,嘴角也能幸福的向上揚起,但說到喝茶,你不可忽略的,就是綠茶中兒茶素對於身體健康的幫助!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兒茶素能有效抑制體內細胞的癌化,進而減少癌症的發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懸浮微粒PM2.5對於健康的危害相當大,不只是呼吸道疾病,就連心臟病、中風與癌症都會因為PM2.5而引起,甚至有研究發現,灰塵中還含有發胖的化學物質;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空氣污染,你的防護做對了嗎? 致癌物+含發胖物質 國際癌症研究署已將懸浮微粒PM2.5列為致癌物,而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0多歲的中年男子,平時有小便滴滴答答的困擾,日前感冒自行吃了感冒藥,雖然想尿卻解不出來,腹部又痛又脹、疼痛難耐,只好直奔到醫院急診室求救;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攝護腺肥大引起的急性尿滯留。 尿急解不出 典型急性尿滯留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也有浮腳筋問題嗎?小心可能是靜脈曲張惹禍,長期下來影響的不只是腿部美觀問題,還可能使身體其他部位出現阻塞,有危及生命的風險,包括醫療從業人員、銀行行員、廚師、行政人員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主要是因必須長期維持久站或久坐的姿勢,容易因此埋下促使靜脈曲張的危險因子。 不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