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無症狀或輕症個案解隔條件放寬 指揮中心說明施行細節

無症狀或輕症個案解隔條件放寬 指揮中心說明施行細節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晚間7點45分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期 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數仍處高點,且經評估以舊案居多,經諮詢專家,修訂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自即日起實施。


指揮中心指出,依原有解除隔離治療條件,無症狀或輕症個案最早可於發病日或確診日後10天,且經檢驗確認傳播風險已降低後,始得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無症狀或輕症個案解隔條件放寬 指揮中心說明施行細節

▲指揮中心修訂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之解除隔離治療條件。(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說明,惟目前主要流行株Omicron感染多屬無症狀或輕症,可傳染期以發病初期為主;加上境外移入個案有相當比例為過去曾確診之舊案,為避免已無傳染力個案仍被強制隔離治療,並使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量能得以有效運用,經諮詢專家,修訂無症狀或輕症個案之解除隔離治療條件,重點如下:


▸針對新感染或初次PCR檢測Ct值<30個案


刪除「距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10天(無症狀者,發病日以採檢日計算)」條件,修訂為「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並追蹤間隔至少24小時之兩次連續或非連續呼吸道檢體檢驗SARS-CoV-2 RT-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值≧30,即可解除隔離治療」。


▸初次PCR檢測Ct值≥30之個案


刪除「SARS-CoV-2 anti-N抗體陽性」條件,修訂為「無COVID-19相關症狀(或有症狀但為其他病因所致),且追蹤間隔至少24小時之2次連續或非連續2套呼吸道檢體SARS-CoV-2 RT-PCR結果為陰性或Ct值≧30,第1套採檢時間為確診後至少24小時至2日內完成,第2套採檢時間與第1套應間隔至少24小時,則可解除隔離治療」,其中另註明「落地採檢陽性者追蹤之第1套得於確診當日或隔日完成,不受確診後24小時以上之限制」。


另依現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診個案處置及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仍維持境外移入個案於入境後7天內提前解除隔離治療者,將由衛生局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續於防疫旅館、自宅(得在符合1人1室,且同住者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達14天以上之條件下居家隔離)或檢疫場所隔離至入境後10天。


更多NOW健康報導
▸手腕受傷沒骨折卻仍疼痛不已 當心可能是這裡損傷了!
▸「近視」是疾病!眼科醫師盤點近視控制法 對抗惡視力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每年中秋節,團圓烤肉賞月,已成為全民運動,然而烤肉吃太多,很有可能就會出現腹痛、脹氣等胃腸消化不良的現象,而很多家庭都會準備胃散來緩解症狀。中醫師則是提醒;胃散可以中和胃酸來緩解胃酸過多,但不宜連續長期吃,以免導致胃中沒有足夠的胃酸將食物完全分解,反而產生消化不良甚至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秋節即將來臨,為了支持社福團體推出的公益月餅,臺中榮民總醫院帶領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特別舉辦「喜歡(憨)愛心延續.血友攜手傳愛」活動,由許惠恒院長號召做公益,向喜憨兒基金會訂購100盒中秋月餅禮盒,兵分二路分送給院內住院病友、榮民,及醫院附近的福瑞里社區長者,收到月...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隨著年齡增長,發生骨質疏鬆的機率也逐漸提高,平常能做些什麼或吃些什麼,來補充鈣質、維持骨骼的穩健度呢?   吃素者 補充植物性鈣質 隨著大家對養生意識的抬頭,許多人將飲食習慣改為「素食」,認為不吃任何肉類多吃蔬菜,即可避免疾病的纏身。萬芳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膠原蛋白之父布蘭特博士說:「皮膚的衰老過程,就是膠原蛋白被分解而流失的過程。」其實,從25歲開始,膠原蛋白就會逐漸流失,愛美的女性應提早規劃青春保養策略。當拍照發現微笑時臉部比不微笑時來得大或圓潤,就表示肌膚已出現鬆弛現象,許多人會透過醫美療程,例如電波拉皮,幫助刺激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