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如何教養?爸媽壓力大! 和孩子一起運動可解難題

孩子如何教養?爸媽壓力大! 和孩子一起運動可解難題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4月4日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在這個歡慶的日子,如何與孩子建立良性的親子互動,也是現代家長正面對的課題。最新調查發現,孩子教養為父母最大壓力來源,其次工作、經濟,專家建議,多與孩子一起運動,並養成運動習慣,有助於紓壓,讓孩子遠離3C產品。


該項家長壓力調查由董氏基金會與康健人壽於今年2月透過線上問卷進行,參與對象為家有12歲以下孩童的家長,透過自評(0至10分)問卷,了解壓力來源,有效樣本共1148份。


調查發現,18.4%父母在最近3個月「經常/總是」感到壓力,近6成受訪者(58.3%)壓力高於平均數。讓家長感到壓力事件前3名依序為「孩子教養」占42.1%、「工作」占40.8% 、「經濟」(35.5%)。


值得重視的是,養成親子共同運動習慣的父母,感到快樂的比例明顯高於沒有親子共同運動習慣者。前者對於目前親子關係感到滿意的比例(82.5%),明顯高於「沒有」親子共同運動習慣者(60.9%)。


調查顯示,受訪家長認為親子共同運動習慣,有助於親子互動關係,其中以「親密感提升」最高,占73. 4%,其次為「聊天時間變多」(67.2%)、「信任感提升」(66.8%)、「相處時間增加」(66.5%)、「維持情緒穩定」(63.9%)、「減少爭論次數」(33.7%)。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雖然83.1%家長認同親子共同運動有助於增加家庭幸福感,但僅有6.7%平均每週與孩子運動天數「3天以上」。


葉雅馨指出,家長如有運動習慣,和孩子一起運動的比例,以及感到快樂的比例,都明顯高於本身沒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家長。建議大人先從自己做起,以運動紓壓,增加親子共同運動的機會。


此外,許多孩子沉迷於手機與網路,以致親子關係陷入緊張,葉雅馨提醒,家長可透過親子運動來改善關係,趁著清明連續假期,不妨帶著全家人一起走到戶外踏青,或騎單車輕旅行。


更多NOW健康報導
▸手腕受傷沒骨折卻仍疼痛不已 當心可能是這裡損傷了!
▸「近視」是疾病!眼科醫師盤點近視控制法 對抗惡視力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翻來覆去睡不著、半夜容易醒來,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有睡眠障礙問題的人可不少!中醫師建議,白天按壓「耳神門穴」、睡前按壓「太衝穴」,有助達到助眠的功效,能夠一覺到天亮。 陰陽之氣變化影響睡眠 俗話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虞凱強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0歲的林太太,今年冬天開始,身體感覺特別躁熱,即使寒流來襲,夜晚睡覺仍熱到汗流浹背,心情起伏也特別大,經常莫名感到焦慮、心慌慌;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進入更年期了。 荷爾蒙治療 改善更年期不適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謝惠婷指出,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小baby一出生,除了喝母奶之外,就是喝配方奶,他們需要喝水嗎?很多媽媽對此都感到困惑不已,甚至有些老一輩的婆婆們,還會有餵寶寶喝葡萄糖水的觀念;營養師則是指出,剛出生至4個月大的寶寶不宜喝水,直到4個月後開始吃副食品時,才建議喝水。 寶寶太早開始喝水 會增加腎臟負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護理師近日突然感到左邊肩胛骨處肌肉劇痛難忍,至門診求治,照x光,骨科醫師診斷為頸椎第五節第六節椎間盤突出,並有頸椎退化長骨刺的情形,醫師表示急性發作時可先利用頸圈固定,逐步改善問題。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不僅容易眼睛疲勞,肩頸痠痛也會影響到脖子,為避免脖子活動受限引發一連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