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照護失智患 生活起居的五大注意事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照護失智患 生活起居的五大注意事項
確診罹患失智症以後,隨著國人壽命的延長,也有著漫長的病程,慢慢地告別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患者的身心調適外,最辛苦、最受折磨的就是照顧者了。因為,失智患者生活起居有大大小小的困難,都需要照顧者的協助與幫忙。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老人精神醫學組醫師黃冠綸表示,首先,照顧者需要了解失智患者目前仍保有的能力,並時時注意生活功能的變化,在顧及其尊嚴與安全的前提下,適當的協助。黃醫師醫師提供了幾個注意事項:

一、飲食要注意均衡飲食 一次給一項食物
在飲食環境上,提供安靜且不受影響的地方,漸少太多的刺激,一次只給一種餐具,一次碗中只給一項食物。當拒絕飲食時,不要急於批評或催促,可先嘗試轉移其注意力,休息一下再重新嘗試。若兩餐中間不斷要求進食,可以給予少量的零食,盡量不要影響到下一餐。

二、選擇舒適、兩面皆可穿、易穿脫的衣著款式
可以依照著衣順序,擺好衣物,適時給予簡單的指示,協助穿衣服。鞋子要注意是否合腳,以及不易滑的鞋底,避免跌倒。

三、簡化身體清潔衛生的步驟
維持失智長者的身體清潔衛生常是一大負擔。先要了解失智患者以往的洗澡習慣,並留意自理能力的變化。準備簡單的沐浴用品,簡化清潔步驟,適時的提醒每個步驟,若無法完成則給予協助。因為皮膚的老化萎縮,應使用溫水沐浴,水溫不要過熱。如廁方面,可以提供上廁所的時間表,提醒上廁所時間。另需要注意其動作及臉上表情,是否有上廁所的需求,適時協助。

四、居住環境 盡可能減少家中可能的危險
難以避免的危險區域,例如廚房可以上鎖,或者限制使用可能遭致危險的家電,放置在其無法觸及的地方。採光照明上,白天盡量讓光能照得進來,提供日夜變化的線索,減少作息的混亂。在陰暗的地方如走廊、廁所、浴室、臥室等,要裝設燈具。浴室及廁所應使用止滑地磚,保持乾爽,並且裝置扶手,避免跌倒發生。

五、使用簡單清楚且熟悉的字句來溝通
與失智患者的相處上,要用簡單、清楚、且患者熟悉的字句來溝通。當失智長者有說不出來的字詞,可以予以協助,並且注意其身體語言,適當的回應。面對重複、不合適的要求,試著用轉移注意力或者拖延的方式來處理。避免用對待小孩子的態度,減少質問、指責、禁止的用語,給予尊重與維持其尊嚴。

黃冠綸醫師提到,照顧者長時間承受很大的壓力,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與疲憊,做好身心調適。請把自己當作照顧失智長者的指揮官,適當的分散照顧責任,要去了解並且善用各項社會福利資源,不要害怕求助。要記得,有健康的照顧者,失智長者才能健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近年來不論國內外,紛紛掀起一股路跑、騎自行車等運動風氣,而適當的運動不僅能幫助提升免疫力、臟腑力,更能有效預防預防疾病、肥胖的發生率,但若忽略了運動前的飲食攝取,就有可能會使身體產生不適、脫水等現象,恐怕既無法達到健身、減重的效果,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優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運動風氣的興起,以致有越來越多民眾藉由跑步等方式進行減重,但你知道嗎?並不是只要流汗,亦或者運動後不要馬上吃東西,就能有助於減重效果,反而是要持續運動30分鐘以上,且運動後進食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才能幫助快速恢復體力、增加肌肉。 掌握黃金時機 恢復身體最佳狀態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普遍都能認知,每日鈉攝取量若過高,將容易罹患各種心血管疾病,但對於每日鈉攝取量的多寡與定義,各界似乎都還有待商討,日前,國外一份最新的研究指出,鈉攝取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此研究卻顛覆過往所認定的鈉攝取基準量,並且建議每日鈉攝取量應落在三至六公克之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現在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只有大人,連小孩也都一樣,且根據統計指出,目前台灣人口比例正逐年增加中,日前英國有項研究指出,若體重過重恐會增加10種常見的癌症風險,因此提醒各位民眾,肥胖已不單單只有外表受到改變,就連身體也會受到影響。 BMI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