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照顧失智長者 這「三不」與「三要」特別重要 

照顧失智長者 這「三不」與「三要」特別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超過七十名照顧長輩與家屬一起玩「堆積幸福」遊戲,運用認知訓練,幫助時空停留的長輩動腦玩樂,大家齊心協力對號碼、組方塊充滿歡笑。臺中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舉行成立後,首次照護計畫成果發表會,照顧長輩與家屬同樂,有笑也有淚。
就近關懷失智長輩 提升照顧能量

臺中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社區健康中心行政主任賴怡伶指出,社會可以培養失智照顧的友善環境,從親屬到鄰居,都能就近關懷失智長輩,也提升照顧能量。照顧者必須先觀照好自己,才會具備能力。更重要的是,陪著失智家人走出來,多參與動據點活動,延緩長輩失智程度,更相互學習照顧態度與技巧。
輔導三個失智據點 盼公部門多協助
臺中慈院失智共照中心輔導醫院、后里福康、康家共三個失智據點,在各自服務區域開辦照顧班。潭子區公所社會科長林麗姿表示,感謝照顧者的付出,他自己母親也是阿茲海默症病人,深知照顧的確不易,謝謝慈濟醫院成立據點,讓長輩跟家屬都能走出來,融入生活彼此分享鼓勵。他強調公部門應多協助照顧據點,真正服務到長輩與家屬。

家屬學習照顧技巧 實行「三不三要原則」
說起照顧失智長輩的辛苦過程,家屬分享時不禁熱淚盈眶,蔡小姐說,本以為照顧很容易,沒想到時間久了產生疲憊感,媽媽不出門,自己也索性不出門。還好有據點課程,出來上課不只心態稍稍放鬆,還學到照顧技巧。
帶著岳父到班上課的何先生強調,照顧者必須先照顧好自己,多運動累積體力,把長輩照顧得「剛剛好」就行。然後實行「不批判、不否認、不爭辯」與「要同理、要傾聽、要陪伴」的「三不三要原則」,就可以平穩地實施照顧。
個管師到場觀摩 實地瞭解照顧者心聲

童綜合醫院、中國附醫共照中心個管師也到場觀摩,實地瞭解照顧者心聲。賴小姐分享,母親失智由父親照顧,老老照顧模式,讓父親心力交瘁最後病逝,才由他接手。他認為,不管是否家屬失智,都應先知道有失智據點,不只能讓長輩接受照顧,也可以學到更多照顧技巧與心態。

【延伸閱讀】

健保新制 「腸」保健康

肺癌晚期能多活3年? 新一代ALK抑制劑助延命

SNQ品質標章醫護團隊獲證 17獎項落誰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所進行的腎臟病防治篩檢結果顯示,約有2成民眾篩檢呈現異常。該院腎臟內科醫師蘇碩凱表示,國人的腎臟病成因之一與愛服用成藥和吃止痛藥有關。由於腎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疾病形成於無聲,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但是若出現泡泡尿或水腫情形,便是一種警訊,建議及早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人上了年紀,肩膀時常會痠痛,手臂無力、東西提不動,一般人常會認為是五十肩,其實也有可能是旋轉肌斷裂。醫師表示,五十肩、旋轉肌斷裂的症狀非常類似,都好發於50歲以上,建議民眾肩膀疼痛多日,最好至醫院釐清病因,不要隨便推拿、按摩,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談到「膽固醇」,大家總是聞之色變,但實際上,膽固醇可區分為高密度和低密度膽固醇,前者對身體有益、後者可能危害健康。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家醫科醫師黃信恩指出,近期一位35歲的陳小姐,健檢發現總膽固醇量偏高,體內高密度膽固醇更是同事的2倍之多,但由於高密度膽固醇有助於降低心血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5歲的熊媽媽,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長達25年,過去使用類固醇治療,卻發現骨質嚴重流失,後來改用生物製劑治療,必須長期打針,身體都是瘀青,現在她看到針筒就懼怕。如今,衛生福利部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可望提供害怕打針患者治療的新選擇。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