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熟齡生子大不易醫揭常見兩大不孕元凶 把握凍卵黃金期 每增1歲活產率下降7%

38歲零負評女神林依晨,結婚6年積極求子,不僅推掉工作專心養胎,甚至打針取卵,為了生寶寶吃盡苦頭,日前傳出喜訊生下女兒,網友祝福聲連連的同時,熟齡生子的話題也隨之發燒。現今國人普遍晚婚,「不孕」成為新型文明病,國內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健康2.0》主持人韋汝,也曾在30歲時興起凍卵念頭,就怕高齡影響生育。除了高齡問題,萬芳醫院婦產科醫師王樂明提醒,子宮跟卵巢發生病變也極易導致不孕。此外,避孕藥使用以及私密處清潔方式也須注意,觀念錯誤恐增加「難懷孕」風險。

打從女性出生,卵子就存在卵巢隨著年紀老化,35歲後卵子的數量和質量會快速地下降,為了跟時間賽跑,愈來愈多的女性會選擇凍卵,像女星林志玲、張本渝、羅巧倫等,都已超前部署完成凍卵,替未來求子留一線生機。王樂明建議,凍卵的年紀愈年輕愈好,黃金時期約在25歲到30歲間,每增加1歲活產率就下降7%。取卵的數量,建議大概至少要4到 5顆,甚至多一點比較安全,每多取一顆卵,活產率約上升8%。

熟齡生子大不易醫揭常見兩大不孕元凶 把握凍卵黃金期 每增1歲活產率下降7圖/TVBS提供

除了高齡問題,不孕因素還有百百種,王樂明分析,「像骨盆腔發炎導致沾黏,或抽煙導致輸卵管內纖毛運動減慢,讓胚胎不易運輸」,都可能增加受孕的難度,門診最常見的兩大不孕元凶為「巧克力囊腫」及「子宮肌瘤」。他進一步解釋,「巧克力囊腫」會讓卵巢功能受損,有些患者會選擇開刀處理病灶,「如果復發次數過多,開刀次數過多,卵巢飽受摧殘就可能讓受孕機率降低」。子宮出現肌瘤,則會影響胚胎著床,也會造成不孕的可能。

熟齡生子大不易醫揭常見兩大不孕元凶 把握凍卵黃金期 每增1歲活產率下降7圖/TVBS提供

除了病理方面需注意,「過度清潔」和「避孕藥不當使用」,也會讓受孕機率降低。許多女性會用陰道灌洗方式清潔私密處,北醫護理學博士許藍方提醒,「陰道本身就有防禦機制,往陰道內沖水或是刷洗,都可能破壞防禦機制,更易造成感染」,一旦感染禍及卵巢,就容易導致不孕。另外,不當使用避孕藥,也可能影響受孕。許藍方表示,事前避孕藥荷爾蒙濃度低,每天規律服用的效果和調經藥非常接近;事後避孕藥的荷爾蒙濃度高,容易對女性荷爾蒙產生影響。她觀察發現,許多女性認為避孕藥吃多會造成不孕,不選擇服用常規的事前避孕藥,反而選擇僅需吃一顆的事後避孕藥,「長期服用下,恐會擾亂月經及內分泌,對生育造成影響」。要了解更多「熟齡生子」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健康2.0》,或訂閱《健康2.0》YT頻道,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相關推薦

頸椎病是現代人的文明病,落枕、手麻、骨刺、胸悶,都是頸椎病的症狀!台灣大約有20%年輕人罹患頸椎病,卻有人不耐長時間的治療,採取一些激烈的手段,這些手段,宛如恐怖片,有人因此癱瘓、中風、半身不遂!最近網路上就流傳一位68歲的山東大媽,在單槓上綁了幾條繩索,接著就站上板凳,把自己的脖子吊起,踢開凳子讓...

閱讀詳情 »

近日一對夫妻假日海釣,釣到一條50公分深海鱸魚,兩人立刻烹調分食一大塊現烤魚肝,當下感覺疲憊又頭痛,第二天就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可怕的情形,其實是血液中維生素A濃度偏高。維生素雖是人體必需物質,但吃過量卻會引起中毒,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引起致命急性肝炎,導致喪命。除了要控制進補的量,在...

閱讀詳情 »

▲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台北市突破千人。(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讓病人在特定條件之下,可以拒絕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流體餵養,選擇善終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已經超過半年,台北市衛生局今(8)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全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人數共計...

閱讀詳情 »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若不到位,2年復發率超過2成。(照/洪煥程醫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子宮內膜異位症上身,治療千萬不要走走停停。一名35歲的家庭主婦,2年前經痛就醫,確診為子宮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即「子宮肌腺症」,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用藥8個月後大為改善,沒想到她竟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