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熬夜爆肝?成藥和酒更可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熬夜爆肝?成藥和酒更可怕

現代人夜生活精彩,逛街購物、熬夜看劇、通宵唱歌,全日營業的店家越來越多,現在甚至連書店也有提供24小時服務。然而,熬夜到底會不會「爆肝」?夜生活豐富、凌晨才睡的人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熬夜、成藥吃多 加重肝臟問題

熬夜會不會「爆肝」一直是許多民眾心中的疑惑,郭綜合醫院肝膽胃腸內科醫師黃文威表示,「爆肝」只是一個流行語,非醫學用詞,目前沒有直接證據顯示這種症狀。不過對於有肝疾病的人,熬夜可能會加重或影響復原情形。因此能夠維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十分重要。

另外,因為健保便利、藥局林立,國人的藥物取得非常便利。但是民眾除了處方簽之外,隨手可得還有成藥、秘方、偏方、草藥等,種類繁多,有時甚至認為是保健食品,不認為自己吃的是藥物,因此很可能有低估甚至過度服用的情形,統計上造成肝臟問題的藥物種類以抗生素最常見。

男性每天30克、女性20克酒精 肝恐發炎

喝酒也是導致肝病的原因,只要一點點就能在無形中損傷肝臟。造成肝發炎的酒量男性平均每天30克,女性20克酒精,2年內有機會導致肝損傷。以台灣啤酒來說,男性每日2罐(330毫升x2),紅標米酒約1/5瓶(135毫升),白蘭地或威士忌則約1/8瓶(75毫升),金門高粱1/12瓶(50毫升)。

再者常見的原因還有脂肪肝,體重過重的人,通常都會有飲食不節制的問題、喜歡油膩、多肉、少蔬果,運動機會少,因此或許還伴隨有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疾病,民眾在就醫前,可以自我檢視,並於就診時與醫師討論。

少量的藥、酒 久了身體損害更嚴重

肝細胞受損的程度,可以反應細胞本身的健康狀況,但由於肝的病變通常反應較慢,患者時常忽略,因此千萬不要誤以為少量沒關係,少量的藥、酒、油膩飲食,久而久之會導致身體損害程度越來越大,因此,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飲食、少熬夜才是保肝的正確之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近日流感延燒,許多民眾出現咳嗽、喉嚨痛、發燒、肌肉痠痛、頭痛等症狀,甚至有部分民眾咳到眼睛出血,眼白部分出現血紅的一片。眼科醫師表示,此狀況為結膜下出血,建議民眾遇到此狀況別驚慌,因為結膜下出血一般並不需要做特別的治療,通常會在1~2週內自行吸收。 微血管破裂造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冷半夜莫名胸痛,可別輕忽,當心恐奪命!一名32歲的謝先生,平日有運動的習慣,也喜歡打球,2年多前半夜於床上急性胸、背痛至急診,經電腦斷層攝影診斷出胸主動脈剝離及高血壓,在藥物治療控制血壓後症狀緩解,惟後續檢查發現左腎上腺腫瘤,其高血壓就是因為腫瘤過度分泌荷爾蒙─...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流感持續發燒!新北市自104年10月迄今,共出現128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相較103年同期22例,人數倍增近6倍,且105年第4週起即呈現較劇烈之增幅,由之前每週新增零星個案,到4~7週分別新增17、30、25及19例,顯見疫情仍未降溫。新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切勿輕...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3歲大男童半夜癲癇發作送急診!媽媽指出,男童最近容易嘔吐,到一般診所檢查,醫師都診斷為腸胃炎,直到晚上睡覺睡到一半起床吐,吐完竟開始抽筋,才將孩子送往急診,詳細檢查後發現是「枕葉型癲癇」惹禍。 枕葉型癲癇:發作時間長、伴隨嘔吐 男童發展正常,過去從未有癲癇的病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