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熱天牙齦腫脹中醫認為恐與腎、胃腸有關

熱天牙齦腫脹中醫認為恐與腎 胃腸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牙齒向來健康的50多歲江女士,日前連日高溫,耐不住酷熱,冰飲不斷,也因天熱食欲不佳而吃了不少甜食,因而牙齦腫起來,求診於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問診把脈後,徐培珊醫師發現江女士有胃濕熱、氣血不順狀況,以針灸及中藥調理,並配合飲食、生活作息改變後,氣血順暢,濕熱及腫脹消除。

腎陰虛火造成牙齦浮腫

一般人牙齒或牙齦疼痛,都單純以為是牙齒出問題。徐培珊醫師指出,就中醫角度,影響牙齒的臟腑,包含腎和胃腸。腎主骨,身體裡面與骨頭相關的都由腎管理,而牙齒是骨的一部分,中醫說「齒為骨之餘」,所以牙齒的供養靠腎,腎的狀態良否會影響牙齒。

腎有陰陽兩個部分,睡覺是補腎的陰,若睡眠不足,腎陰的部分相對少,就會產生虛火,虛火會造成牙齦浮腫;另外,若愛吃烤、炸、辣的食物,也會讓體內的陰變少,陰是要把火蓋掉的,陰少了火就變大,虛火於是產生,牙齦就會變得浮浮的。

腸胃好壞影響牙齒

另一個與牙齒相依的腑臟是胃,因為經絡經過牙齒、牙齦,所以腸胃好壞會影響經絡的循行,經絡循行不順,就會造成牙齒不適;反之,牙齒出現問題時,經絡循行受阻,連帶破壞牙齒的營養,並讓氣血供應產生問題。

胃對牙齒的影響會受到食物的干擾,比如說吃到比較甜的食物,嘴裡就會有黏膩感覺,對身體來說就是濕熱,濕熱會阻礙經絡的循行。氣血要走得好,經絡要能順暢,牙齒才會健康。一旦有濕黏的東西,氣血累積在某些部位,如在牙齒,氣血走得不順暢,牙齦沒有很好的經絡供養,就產生黏黏膩膩、腫脹的感覺。



避免甜食冰飲 少刺激性食物

若有牙痛或牙齦腫症狀,除了依照醫囑服用中藥或針灸治療外,也應該調整生活習慣,要有充足睡眠,避免甜食、冰冷飲食,減少吃烤、炸、辣等刺激食物,還要多補充水分,喝一些滋潤、清涼退火飲品,如蘆筍汁、蜂蜜汁、綠豆湯等,養陰、清熱,既可清火氣又能滋潤身體陰。另外,按壓合谷穴(位於大姆指食指相會合之處,俗稱「虎口」),可通牙齒經絡與氣血,達到止痛、消腫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9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攝護腺肥大是許多中老年男性的困擾,隨著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攝護腺體積逐漸增大,使排尿等相關症狀加劇; 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王世鋒指出,排尿細小困難、間斷排尿,或頻尿、急尿、尿失禁及夜尿等儲尿症狀,患者的臨床表現不盡相同。有攝護腺疾病家族史 應接受攝護腺檢查當攝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我國洗腎人口逐年攀升!依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顯示,自2000年起,我國每百萬人口,約有314名腎臟病患者須透析治療,到2015年達到每百萬人口476人。不少腎臟病友需要靠規律的洗腎來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除了以往常聽見的血液透析治療外(俗稱洗腎),現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林先生,幾星期以來飽受上腹痛困擾,起初以為是工作壓力大、且三餐不正常所致,隨著症狀加劇,體重不明原因下降,就醫檢查,確診為胰臟腺癌合併肝轉移所導致。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高婉真表示,治療上,包括手術、化學藥物、和放射線治療,但仍須評估病患的身體狀況,給予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有些人怕熱又怕冷,天氣熱時像快中暑一樣很不舒服,但進了冷氣房,溫度低一點,又覺得寒氣逼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提醒,這可能是血糖代謝長期異常所致,必須盡快就醫,妥善控制血糖。   48歲張先生罹患糖尿病,但自覺沒有症狀便自行停藥。最近幾周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