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熱水「燙死」癌細胞成現實


熱水「燙死」癌細胞成現實

(圖片翻攝自sina)

    日前,一項由哈佛大學參加,北京301醫院、天津腫瘤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國內15家醫院參與的「胃癌根治手術聯合腹腔熱灌注治療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向社會招募600例胃癌病人的消息引起了業界和眾多患者的關注。
    惡性腫瘤患者最怕聽到的是「轉移」二字,而偏偏大部分中晚期腹腔惡性腫瘤會發生種植性轉移。大量的癌細胞散落在腹腔內,好像撒了幾把沙子、綠豆在肚子裡。醫學上把腹腔種植轉移直接稱為「腹膜癌」,這層表面光滑的黏膜,一旦被癌細胞侵佔,傳統的手術、放療和化療常常束手無策,病人也幾乎被判了「死刑」。怎麼辦?腫瘤專家們找到了一種熱化療方法:利用癌細胞怕熱的特點,用43℃的恆溫熱水灌注化療藥物到體腔,「燙」死癌細胞。
很多癌症會發生腹膜轉移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全球癌症報告2014》顯示,中國新增胃癌病例為40.5萬人,佔世界新增病例的42.5%。很多中晚期胃癌發現時已經侵犯到了腹膜,即使做了切除手術,50%以上會出現腹腔種植轉移,生存時間一般也只有4~6個月。
    此外,像卵巢癌,90%會出現腹腔內廣泛的種植轉移;膽管癌,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不到5%,很多都是由於出現了腹腔轉移;「癌中之王」胰腺癌也是如此,有文獻資料顯示,胰腺癌最終80%出現腹腔轉移;腹膜假性黏液瘤確診時幾乎100%發生腹腔種植性轉移。
精準控溫是熱灌注的關鍵
    用高溫「燙死」癌細胞並非天方夜譚。醫生很早就發現有病人發燒後腫瘤消失的現象,熱療理念在上世紀70年代已經用於臨床。資料顯示,1975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一屆國際腫瘤熱療會議上,已將熱療確定為惡性腫瘤的第五種治療方法。
    熱療之所以對腫瘤有「殺傷力」,是因為正常組織在47℃條件下能耐受1小時以上,而惡性腫瘤細胞能耐受的溫度僅為43℃,如果熱療聯合化療一起使用,那麼化療藥物在加溫條件下,抗腫瘤作用會明顯增強。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崔書中教授帶領的團隊2003年開始研究熱療技術,2009年拿到國家衛生部門頒發的三類醫療器械批文,獲准上市。這套完全信息化、技術化、精準化的體腔熱灌注治療方法,摒棄了傳統的土方法,讓熱療成為一個效果可控的治療手段。
    據介紹,目前全國有150家醫院在使用這一技術,至今已經做了5萬例治療,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就做了3000多例次,證實這項技術安全有效。
熱灌注治療對多種癌症有效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李國新教授表示,該院四五年前已經引進精準化熱灌注化療系統,在進展期(晚期)胃癌病人術後預防腹膜轉移方面效果顯著。「不僅對胃癌患者,對所有會引發腹膜轉移的癌症都有效,如卵巢癌、子宮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胸腔腫瘤也可以,對黏液癌的治療效果也非常好。」不過,李國新教授也提醒,這種效果顯著並非說百分之百能夠救命,仍存在個體差異。

via sin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黃斑部水腫初期症狀不明顯,但可能會出現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等現象。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眼科何建賢主任解釋,臨床上,誘發原因多為視網膜血管病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導致,除了可藉由視力及視網膜眼底等檢查,也可藉由眼球光學電腦斷層掃描儀,幫助提升診斷及治療的準確率。白內障手術仍未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皮膚幫助人體抵擋風吹日曬,甚至是細菌等物理化學生物的刺激,在每個人不同的先天條件及後天刺激,可能因此衍生出各種不同類型皮膚癌症,常見包括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細胞癌等三種。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指出,近來陸續治療多位顱顏部位罹患惡性皮膚癌的高齡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ㄧ名55歲男子因為左側偏頭痛,覺得頭暈,至診所拿藥,但症狀未好轉。幾天後接著左耳疼痛,並開始冒出一顆顆小水泡,甚至發現半邊臉部不受控制,擔心中風,趕緊至醫院就醫;醫師發現他因為帶狀皰疹併發左側顏面神經麻痺,經詳細診治後,發現他身上亦有多處水皰狀出疹,診斷為帶狀皰疹併侖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心房顫動患者誘發中風機率是一般人五倍,且發生率逐年增加!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科兼任主治醫師、生醫園區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林廷澤說明,治療上,會開立抗凝血劑降低中風機率,但臨床上,一名40多歲王先生使用抗凝血藥物後仍再度中風,加上有先天性開放性卵圓孔,因此採經皮左心耳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