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熱水「燙死」癌細胞成現實


熱水「燙死」癌細胞成現實

(圖片翻攝自sina)

    日前,一項由哈佛大學參加,北京301醫院、天津腫瘤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國內15家醫院參與的「胃癌根治手術聯合腹腔熱灌注治療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向社會招募600例胃癌病人的消息引起了業界和眾多患者的關注。
    惡性腫瘤患者最怕聽到的是「轉移」二字,而偏偏大部分中晚期腹腔惡性腫瘤會發生種植性轉移。大量的癌細胞散落在腹腔內,好像撒了幾把沙子、綠豆在肚子裡。醫學上把腹腔種植轉移直接稱為「腹膜癌」,這層表面光滑的黏膜,一旦被癌細胞侵佔,傳統的手術、放療和化療常常束手無策,病人也幾乎被判了「死刑」。怎麼辦?腫瘤專家們找到了一種熱化療方法:利用癌細胞怕熱的特點,用43℃的恆溫熱水灌注化療藥物到體腔,「燙」死癌細胞。
很多癌症會發生腹膜轉移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全球癌症報告2014》顯示,中國新增胃癌病例為40.5萬人,佔世界新增病例的42.5%。很多中晚期胃癌發現時已經侵犯到了腹膜,即使做了切除手術,50%以上會出現腹腔種植轉移,生存時間一般也只有4~6個月。
    此外,像卵巢癌,90%會出現腹腔內廣泛的種植轉移;膽管癌,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不到5%,很多都是由於出現了腹腔轉移;「癌中之王」胰腺癌也是如此,有文獻資料顯示,胰腺癌最終80%出現腹腔轉移;腹膜假性黏液瘤確診時幾乎100%發生腹腔種植性轉移。
精準控溫是熱灌注的關鍵
    用高溫「燙死」癌細胞並非天方夜譚。醫生很早就發現有病人發燒後腫瘤消失的現象,熱療理念在上世紀70年代已經用於臨床。資料顯示,1975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一屆國際腫瘤熱療會議上,已將熱療確定為惡性腫瘤的第五種治療方法。
    熱療之所以對腫瘤有「殺傷力」,是因為正常組織在47℃條件下能耐受1小時以上,而惡性腫瘤細胞能耐受的溫度僅為43℃,如果熱療聯合化療一起使用,那麼化療藥物在加溫條件下,抗腫瘤作用會明顯增強。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崔書中教授帶領的團隊2003年開始研究熱療技術,2009年拿到國家衛生部門頒發的三類醫療器械批文,獲准上市。這套完全信息化、技術化、精準化的體腔熱灌注治療方法,摒棄了傳統的土方法,讓熱療成為一個效果可控的治療手段。
    據介紹,目前全國有150家醫院在使用這一技術,至今已經做了5萬例治療,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就做了3000多例次,證實這項技術安全有效。
熱灌注治療對多種癌症有效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李國新教授表示,該院四五年前已經引進精準化熱灌注化療系統,在進展期(晚期)胃癌病人術後預防腹膜轉移方面效果顯著。「不僅對胃癌患者,對所有會引發腹膜轉移的癌症都有效,如卵巢癌、子宮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胸腔腫瘤也可以,對黏液癌的治療效果也非常好。」不過,李國新教授也提醒,這種效果顯著並非說百分之百能夠救命,仍存在個體差異。

via sin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及死亡人數,近十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及第3位。根據國健署發布的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已超過15,000人,且每年平均約有5,000人死於大腸癌,為此自民國99年開始,政府積極推動四癌篩檢,讓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住在桃園的68歲馬女士,6年前感到骨頭疼痛,且痛到連翻身都很困難,後來發現是脊椎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竟然是罹患了多發性骨髓瘤。馬女士轉介至台北的三軍總醫院進行治療,並接受了自體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宇欽表示,馬女士在自體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外電報導】早上起床準備上班上課,仍然感到疲倦、想睡,因此每天必須喝一杯以上的咖啡以提振精神,否則大大影響事業、課業。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發言人Nancy Z. Farrell Allen表示,現代人壓力大,大家都希望保持精力,但對某些人來說,咖啡會導致胃部不適或腹瀉,甚至有人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現代人生活脫離不了3C產品,使得近視、老花、散光等問題成為現代文明病,透過配戴矯正鏡片或隱形眼鏡,利用鏡片折射和聚焦光線,可達到矯正前述視力問題的效果。 為了美觀與方便,許多人也會選擇配戴隱形眼鏡,然而,隱形眼鏡的包裝上寫著許多英文字母與數字,宛如天書一般,究竟這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