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營養師教戰:癌症治療前、中、後期飲食重點...

營養師教戰:癌症治療前 中 後期飲食重點...

一旦開始進行抗癌治療,合理的飲食很重要。在前、中、後期的抗癌路程,各有不同的飲食策略,解決營養不良、熱量不足的問題,讓抗癌之路更順利。

約有4 成以上的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癌症本身,而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明,愈來愈多研究證實,盡早開始營養支持,不但可提高抗癌治療期的完成率,還能減少住院天數,且營養狀況愈好,癌症治療副作用以及感染狀況更能得到控制。其中,不同抗癌階段,各有因應的飲食策略。

 

治療前

足夠熱量、蛋白質,增加治療耐受度

營養師教戰:癌症治療前 中 後期飲食重點...

一旦確診為癌症,營養介入就應開始啟動。陳詩婷說,治療癌症首要重點是維持理想的體重,因為對抗癌症,需要身體相當大的能量,所以營養的介入應該從確診時就開始。治療前首重補充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因為在化、放療期間,身體好壞細胞都會一併被消滅,因此需要足夠的熱量來抵抗,同時要有充足的蛋白質,來參與修復的工程。

陳詩婷建議,開始之前可以先算算自己的BMI,如果介於22上下,代表體重屬於標準,維持均衡飲食就好;倘若在20以下,最好額外補充主食與蛋白質類。若在18.5以下,則建議除了額外補充主食與蛋白質類,還要再額外補充濃縮營養配方。

例如,原本一天飯可能吃到2碗,這時可以每餐多加半碗,以複合類的醣類為主;豆魚蛋肉類及奶類,都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每天多加1∼2份(一份為3根手指大小的厚度、一份牛奶為240c.c.)。至於新鮮的蔬果,則維持天天五蔬果,也就是3份蔬菜、2份水果的量,但重點仍是以補充整體的熱量與蛋白質為主。

 

治療中

飲食無禁忌,熱量、蛋白質仍要足夠

營養師教戰:癌症治療前 中 後期飲食重點...

治療中,多數病人會出現副作用,像是沒食欲、味覺改變、噁心嘔吐等狀況,在這種情況下,「飲食無禁忌,只要喜歡吃的,盡量吃。」陳詩婷說,臨床都贊同病人在治療中無須節制口欲,無論是冰淇淋、布丁、豆花等甜點,只要吃得下的都鼓勵吃。

對於食欲不振、有噁心嘔吐副作用的病人來說,建議少量多餐,優先選擇體積小,且高營養濃度的食物,如木瓜堅果牛奶、香蕉黑芝麻奶昔、蒸餃、餡餅等。

針對味覺或嗅覺改變的病人,則盡量選擇讓患者感到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並避免提供會引起病人味道反感的食物。陳詩婷表示,特別是含鐵的肉類,多數病人會反感,這時可利用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類、奶類、豆類、魚類來取代牛豬羊肉。

另外,口腔黏膜疼痛、發炎的病人可以選擇質地軟爛、細碎的食物,如奶昔類、果泥、絞肉、豆腐、蒸蛋、鮮魚、軟質的蔬菜,以及煮爛的主食類來變花樣,以利病人吞嚥;且要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碳酸飲料,或酸味太強、含酒精、調味太重的辛香料,否則會讓黏膜受傷更難癒合。

 

治療後

持續補充營養品直到恢復體力

營養師教戰:癌症治療前 中 後期飲食重點...

 

治療後應該持續補充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直到體重、體力恢復了,才建議進行防癌、養生的飲食。陳詩婷說,建議民眾養成營養均衡、飲食種類多樣化的原則,特別是天天五蔬果,以非精製主食取代精製主食;在脂肪的選擇,以能夠對抗發炎的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天天五蔬果:每天至少3份蔬菜、2份水果,且最好選擇不同顏色,如紅、黃、綠、白、黑、紫等,各種顏色都吃到,才能完整提供身體需要的營養。

●選擇非精製的全穀雜糧:避免精製的白飯、白麵、白麵包等。

●油脂的選擇:建議以不飽和度程度高的魚類、堅果、植物油為主,減少其他動物性油脂的攝取。

●烹調方法:建議以天然的燙、蒸為主,少用燒烤、油炸等高溫烹煮的方式。

●少吃加工食品

 

營養師教戰:癌症治療前 中 後期飲食重點...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這樣做,天天逆轉癌細胞」

趕快加入《生活i健康》粉絲團.掌握最新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消息!台灣連續8天零確診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寫下連續第8天國內沒確診個案,且連續第33天沒有本土個案的新紀錄,指揮中心還特地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桌前擺上8顆甲仙小農的大芭...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疫情趨緩,解封措施一一浮上檯面,下一步輪到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證實,目前包括文化部、交通部等各單位都有提出方案,大方向指揮中心都同意,只剩小細節需進一步溝通;陳時中也主動拋出關於營業場所解封後的「實...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從中國武漢市爆發,席捲全球,但中國官方疫情數字始終遭疑,國際最新消息又傳出,北京對外公布的數字恐怕是被高度低估了。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直言,「一向把中國隱匿疫情當作是常態」,都有列入考量。 根據媒體報導,美...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又到了台灣的荔枝蜜、龍眼蜜產季,不少人都偏愛這一味天然甜蜜滋味,但網路上卻出現「蜂蜜加熱超過40度C會有毒」的說法,嚇壞不少人,事實真是如此嗎?食藥署就特地在食藥闢謠專區澄清,這種說法沒有確切的科學論述基礎,不要隨便輕易相信。 食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