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爸媽必知!從寶貝便便揪出膽道閉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爸媽必知!從寶貝便便揪出膽道閉鎖

小米出生第10天,媽媽比對兒童健康手冊內的黃金九色卡,發現小米大便顏色偏淡,加上當時仍有黃疸,趕緊帶小米就醫。經抽血檢查後發現直接膽紅素及總膽紅素比值偏高,確認是膽道閉鎖引發膽汁滯留性黃疸,小米及早接受手術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國民健康署提醒新手爸媽,嬰兒膽道閉鎖只要比對大便辨識卡即可觀察,寶寶出生後要觀察便便顏色,才能早期發現治療,守護寶寶健康。

膽道閉鎖未接受治療 多數會在2歲前死亡

文獻指出台灣每年約30至40名新生兒罹患膽道閉鎖,發生率約為萬分之1至2,高居世界第2位,致病原因仍未清楚,可能是先天性異常或感染及發炎造成。膽道連結肝臟與十二指腸,是運送膽汁的通道,如膽道不通(閉鎖),膽汁無法排出滯留在肝臟,會影響肝功能,造成灰白或淡黃色大便。

膽道閉鎖未接受治療者,多數會在2歲前死亡,是兒童肝病死亡與換肝的首位原因。若能早期篩檢並於60天內接受葛西手術,依日本研究顯示,10年存活率可高達73%。

膽道閉鎖寶寶 常被誤認為母乳性黃疸

血液中紅血球的代謝分解產物「膽紅素」會經過肝臟處理排出體外,因新生兒肝功能尚未成熟,處理膽紅素能力較差,無法代謝的膽紅素會造成皮膚及眼白泛黃,即黃疸。黃疸在寶寶身上相當常見,出生後第2至3天出現,第4至5天達到高峰,約2週消失。

然而哺餵母乳會使膽紅素代謝延長,造成母乳性黃疸,約須2至3個月後才會消退,而膽道閉鎖寶寶常被誤認為母乳性黃疸,延誤就醫。黃疸寶寶應接受篩檢,早期發現,及早就醫。如確診為膽道閉鎖,最好在出生60天內接受治療,降低日後肝硬化的機率。

黃金九色卡 比對嬰兒便便顏色

兒童健康手冊中的嬰兒大便辨識卡逐年檢視修正,目前共有9種顏色(1-6號為不正常,7-9號為正常)。請家長將寶寶的便便及兒童健康手冊中的黃金九色卡在日光或白色燈光下比對,便便呈現黃色或綠色才是正常的。

嬰兒大便辨識卡推行以來,已有美國、加拿大及英國等15國經過國民健康署及張美惠教授授權同意,將此卡使用於研究教學、顏色參考及推廣,對於國際在膽道閉鎖兒的篩檢上貢獻良多,也讓更多寶寶受益。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寶寶出生第14天黃疸持續不退或大便顏色出現淡黃色或偏淺色就要注意,如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對辨識嬰兒大便顏色有任何疑問,可撥打免付費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發現便便顏色不對,要盡快帶寶寶請教兒科醫師,讓醫師診斷寶寶的健康狀況。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陳承璋/採訪報導)黑心油肆虐全台,對於如何挑選真正健康的好油,多數民眾早已無所適從,猶如無頭蒼蠅,事實上,倘若家裡的用油方式,煎煮炒炸幾乎是一油用到底,無論是健康好油橄欖油、葵花子油等植物性油脂,恐怕也會產生毒素,反而吃壞健康!  此外,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豬油,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食安風暴危機四起,使得民眾人心慌慌,當市面上的劣油攝取過多,體內就會開始出現發炎反應,進而產生自由基,一旦自由基過多,則會開始傷害細胞,長期累積下來就會造成慢性病、癌症等疾病,因此,民眾若想進行排毒,臺安醫院劉怡里營養師建議可選擇富含抗氧化、維他命C的食物,除了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喜愛白晢肌膚的女性朋友們常會害怕太陽,深怕一曬就使美白功夫就前功盡棄!其實曬陽光的好處絕對比你想像的多,除了眾所皆知,適當日曬可增加維生素D吸收防止骨鬆,同時也可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發生。現在又多一項讓人趨之若鶩的好處,那就是多曬太陽可以抑制發胖,也可以減緩第二型糖尿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口腔癌是不容忽視的癌症,即使醫療持續進步,在台灣地區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仍舊居高不下,成為台灣男性罹患的主要癌症之一。 因此要遠離口腔癌威脅,除了及早戒除檳榔,在口腔保健的部分,平常可以照鏡子打開嘴巴,並用燈光照著口腔的各部位,循序自我檢查。 注意徵兆把握篩檢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