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爸爸駝背、兒子下背痛… 非過勞!一家竟全是僵直性脊椎炎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爸爸駝背、兒子下背痛,一家竟然全是僵直性脊椎炎!今年53歲的王先生,早在當兵時就出現下背痛困擾,起初以為是當兵太操勞,不以為意,結果一痛竟持續超過20年,吃過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後來背部彎曲駝背,只能低頭走路,只好求診骨科並進行脊椎矯正手術,但仍無法改善症狀,沒想到前幾年兒子當兵也出現下背痛,幸好年輕人機警上網找資料,及時就醫確診為遺傳性僵直性脊椎炎,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生活一切如常。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風溼免疫過敏科主任林理信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到40歲的年輕人族群,男性是女性的3倍,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疾病,一旦發病就是終生疾病。

臨床統計,約有7成患者會出現下背痛的典型症狀,頸椎、胸椎及腰椎都可能會被侵犯,但只要持續治療減少脊椎及關節破壞,就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偏偏下背晨間疼痛的警訊,常被誤當成過度勞動;臨床上也經常看到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誤以為是椎間盤凸出或其他脊椎疾病,延誤黃金治療時間。

林理信說,僵直性脊椎炎很常造成發炎性下背痛,患者初期都會以為是過度勞動引起的下背痛而延誤就醫,但發炎性的下背痛跟一般的下背痛最大的區別,就是一般下背痛會越動越痛;而發炎性下背痛則是越動越不痛,越不動越痛,且容易發作在早上清晨起床、睡午覺後,或是久坐椅子上工作,只要身體一段時間沒有活動,就會開始疼痛,但只要活動伸展幾分鐘,疼痛就會舒緩。

林理信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疾病進展緩慢且具遺傳特性,因此診斷上會以X光為主要判斷,若下背薦腸骨關節有明顯雙側第二級以上薦腸骨關節炎,或者是單側第三級以上薦腸骨關節炎,再搭配患者發炎性下背痛等典型症狀及參考抽血驗HLA-B27基因,綜合評估來診斷。

治療僵直性脊椎炎,過去僅能靠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及免疫調節劑來控制病情,但治療效果不彰。林理信強調,近年來透過生物製劑治療,讓僵直性脊椎炎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對周邊關節炎、骨接點發炎及虹彩炎等併發症也很有效,對患者是一大福音。

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長期發炎性下背痛症狀、有僵直性脊椎炎家族病史,或是眼睛虹彩炎等情況,應儘早尋求風溼免疫專科醫師檢查診斷,目前僵直性脊椎炎治療藥物多元,只要積極治療,也可以正常生活及運動。

照片來源:林理信醫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禍首指向Delta!幼兒園病童最新病況 羅一鈞曝集中這4種症狀

列法定傳染病15年來本土首例! 男子「燒、顫、瀉」近月竟是兔熱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入秋後咳嗽患者也變多了。(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入秋後,日夜氣溫變化大,不少人都開始鬧起咳嗽來,俗話說「醫師怕治嗽,土水驚抓漏」,其實誘發咳嗽的原因相當多種,中醫師就提醒,在咳嗽時如果不忌口,喜食冰冷、油炸厚味或是仍持續抽菸,更容易使咳嗽拖更久,而咳嗽更有...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電子煙在美國掀起嚴重肺病潮,根據美國當地最新通報顯示,最小受害者年紀僅有13歲,更有17歲喪命的死亡案例,對此,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今(18)日就提出警告,強調電子煙對青少年的嚴重影響至少有5點,包括影響腦部發育,還會提高誘發癲...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台灣人對養生保健越來越重視,各種標榜對人體有益的健康食品新寵兒也越來越多,但坊間常見的輔酵素Q10、冬蟲夏草菌絲體等食品原料,若過量添加或胡亂標示即日起可得面臨重罰,食藥署今(18)日訂定「食品原料輔酵素Q10(Coenzyme...

閱讀詳情 »

▲誤食蛋製品引發過敏性休克,差點造成憾事。(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生兒食物過敏,一兩口就可能要了命!一名5個月大男嬰,日前吃了二、三口姐姐正在吃的「九層塔炒蛋」,剛開始沒有什麼症狀,沒想到半小時後,便因為發癢而吵鬧,且隨著時間過去,症狀一路從臉紅到腳,全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