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爺爺臉上突然長痣還以為是富貴痣很開心,沒想到居然這麼可怕.....沒注意就完蛋了!!

爺爺臉上突然長痣還以為是富貴痣很開心,沒想到居然這麼可怕.....沒注意就完蛋了!!

via

家住礄口的60歲程爹爹在年初時,無意中發現自己右側臉頰長出一顆小黑痣,而且逐漸變大。程爹爹找了位“算命先生”算凶吉,得到此為“富貴痣”的答案。誰知半個月前,他這顆黑痣突然開始瘙癢,並逐漸破潰,出血。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程爹爹患上了皮膚癌中最常見的基底細胞癌,幸好發現得早,治療難度並不大。

基底細胞癌早期很容易被忽視

專家稱,基底細胞癌多發於老年人面部,這種皮膚癌在早期時可能表現為一顆痣、一片斑,而且色素均勻、邊界清晰,很容易被忽視。

警惕老來得“痣”

一般“癌變痣”是突然長出的,可能為各種顏色,如黑色、紅色等。如果老年朋友的身體暴露部位,特別是臉上,突然長痣,就應警惕小心。

原以為是“富貴痣”,卻是基底細胞癌,真是“一場歡喜,一場空”。幸好,發現的早,治療難度不大。所以,及早發現臉面不不明來路的“痣”,識破基底細胞癌的偽像,就能很好的預防癌症的惡化。那麼基底細胞癌早期症狀有哪些呢?怎麼治療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早期症狀有:

基底細胞癌型皮膚癌的早期症狀多出現於50~60歲,男略多於女,部位以表皮菲薄富有皮脂腺及經常受陽光照射的暴露部位為最多見,如鼻翼、內外眥、額、顳、頸等處,發生在軀幹者佔10%左右。

基底細胞癌型皮膚癌的早期症狀為淡黃色或粉紅色略高出皮面的小結,表面光滑,伴毛細血管擴張,質地硬,常無疼痛或壓痛。如病灶位於較深面者,經過相當長的發展階段後,其表面出現鱗片狀脫屑,之後反复結痂、脫屑,表面出現糜爛、滲血。當病灶繼續增大時,其中央形成一表淺性潰瘍,潰瘍邊緣參差不齊,似蟲蝕樣。

部分基底細胞癌伴有黑色素沉著,此小點色素播散於病灶內並彼此融合呈棕色、黑色或藍色,稱為色素性基底細胞癌,易與惡性黑素瘤相混淆。但根據其病程長、發展緩慢,常無區域淋巴結轉移等特點,可與黑素瘤作鑑別。

怎麼治療基底細胞癌?

應根據年齡、皮損大小和部位加以綜合考慮。理想療法是手術切除或切除後植皮,建議應用Mohs 外科切除技術。不能手術的患者可應用光動力療法、放射療法、電燒灼、激光、冷凍等治療。局部外用維A酸霜、咪喹莫特、5-氟尿嘧啶軟膏等有一定療效。

via

相關推薦

在經前一週到行經期,最好少吃寒涼性食物。如果難以避免,可以加點蔥薑蒜等來平衡一下喔!★寒性食物 冰品冰飲、西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橘子、柿子、奇異果、火龍果、香蕉、山竹、石蓮花、蘆薈、苦瓜、大白菜、生魚片、螃蟹、牡蠣。★涼性食物 豆腐、白蘿蔔、蓮藕、絲瓜、黃瓜、冬瓜、綠豆芽、萵苣、A菜、菠菜...

閱讀詳情 »

國內知名的「德昌豆乾」一款「黑胡椒豆乾」被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驗出含有禁用染劑「二甲基黃」,德昌公司否認違法添加,將追查醬油及焦糖色素等上游廠商,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國內也禁用「二甲基黃」,已針對同批商品進行檢驗,預計一週公布結果,相關商品並預防性下架。‧香港商家立即下架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官網以書面新聞...

閱讀詳情 »

沒有痛感的卵巢瘤,可以長到直徑 25 公分大才被發現,可是 15 年來始終沒有療效顯著的藥物發展出來,晚期五年存活率僅 20%。不過衛生福利部通過一款抑制癌細胞血管生長的藥物,配合化療可以提升兩成治療反應率,並降低惡化風險,但目前仍屬自費階段。 發生原因多不明 發現時間多太晚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

閱讀詳情 »

拜穿戴式裝置所賜,現在愈來愈多人會紀錄下每天的活動與身體的各項數據;大多數醫院病歷也已經電子化,但有人有能力處理這些龐大數據,然後給我們具體一點保持健康的提議?IBM 已經計畫於 2015 年中就會推出一款 APP,以人工智慧整合個人資料向使用者提出具體的行動,這到底是誇大其詞,還是取代專業人醫的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