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周病患感染新冠重症率將近9倍 牙齒鬆動恐為時已晚

牙周病患感染新冠重症率將近9倍 牙齒鬆動恐為時已晚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國內自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政府便致力於提升疫苗施打率,醫師也不斷呼籲民眾要提升自我免疫力,才能與病毒長期抗戰。值得注意的是,人體免疫力與牙周病也息息相關,《臨床牙周病學雜誌》研究指出,牙周病患若感染新冠肺炎,重症率為一般人的8.81倍呼籲民眾平時若出現牙齦流血、牙齒鬆動、牙縫變大等現象,應迅速就診,避免牙周病惡化。


牙周病菌透露患者免疫狀況 牙痛鬆動就醫恐為時已晚


牙醫師徐慶雲指出,牙周狀況往往會隨著免疫力而變化,當人體抵抗力較好時,口腔中的好菌也較多,壞菌就不易滋生;反之,當免疫力下降時,口中壞菌較多,牙菌斑會侵襲牙齒,也會引起牙齦發炎出血。而慢性病患的牙周狀況通常也比較不好,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其牙齦對抗細菌的能力較差,罹患牙周病的機率較高,因此慢性病患更應定期檢查口腔,才能維持牙齒健康。


然而在疫情期間,許多民眾都會忍著牙痛不敢看牙醫,等到痛到無法忍耐,或是吃止痛藥也無效時,才肯來看牙,但此時病情往往一發不可收拾。以牙周病為例,不少患者都是痛到牙齒鬆動搖晃,無法咀嚼食物,甚至齒槽骨已嚴重萎縮才來就診,牙齒多半已無法挽回,必須拔掉


早期牙周病治療易腫痛 微創雷射治療降低疼痛


徐慶雲醫師說明,早期治療牙周病的方式需手術治療,利用牙周翻瓣手術,將牙周囊袋切開,清除牙結石,修補被細菌侵蝕破壞的齒槽骨,傷口較大、出血量較多,因此術後容易腫痛。


現今微創雷射治療,沒有開放性傷口,能大幅降低患者疼痛度。運用雷射高溫滅菌的特性,在不傷及牙周組織的情況下,清除口腔中的有害細菌,同時能藉由雷射光束的刺激,活化牙周組織的自癒及再造能力,使牙周自行生長出新的組織結構,讓牙齒更穩固。


牙周病又稱「口內土石流」 牙齒鬆動搖晃恐難保


徐慶雲醫師表示,初期牙周病其實治療上很簡單,只要將牙周囊袋清除乾淨即可。而牙周病之所以又稱「口內土石流」,是由於細菌侵蝕牙周組織,形成牙周囊袋,若牙周囊袋太深,造成牙齒鬆動搖晃,此顆牙齒便無法保留,必須拔除。他舉例,曾收治1名年僅25歲的年輕患者,牙周病卻非常嚴重,就診時已有好幾顆牙齒鬆動,必須拔除,且由於他的齒槽骨已被細菌侵蝕殆盡,若做牙橋恐地基不穩,因此選擇植牙,至今已將近10年,定期回診,仍維持良好。


徐慶雲醫師提醒,平時應做好口腔清潔,每半年檢查1次牙齒,若有牙齦出血狀況,則可能是牙周病徵兆,應立即就診。抽菸和糖尿病會加速牙周病惡化,故牙周病患者最好戒菸、控制好血糖。診所內皆有完備的消毒防護措施,民眾可放心看牙,千萬不要因害怕疫情,而耽誤了牙齒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居家變美寶典! 台灣美顏針教父漢方抗齡美容新書上市
▸所有藥都是飯後服用? 未必!這幾種藥物應該在飯前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南部一名患者在其他醫院被診斷為患有腹主動脈瘤,當時直徑已有8公分(通常建議直徑超過5公分就應當接受治療),但患者因害怕不敢手術而拖了兩年,又因腹痛而再度送醫。檢查發現腹主動脈瘤的直徑已經擴大到12公分,手術風險很高;病患因此輾轉送至安南醫院,希望尋求第二意見。安南醫院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日本的形象向來嚴謹,刻板,但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卻在日本造成大流行,截至9/11止,已累積73221名確診案例,1406位死亡案例,平均每日新增案例超過400例。疫情期間許多作為也讓外人跌破眼鏡,對此,罹患新冠肺炎的旅日工作者羊咩咩受訪時便說:「自己確診後走一遭,才真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知名藥廠「杏輝」出包,食藥署7月GMP藥廠例行查廠發現,該藥廠所生產的6項藥品在持續安定性試驗上不合格,也就是效期未到,但藥品的主成分含量卻降到8成以下,影響治療效果。 這6項藥品分別為「杏輝布咳樂液」及「若蘭仙施面皰凝膠」2款處方藥;「杏輝欣吉視點眼液」、「杏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