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齒根管治療後又感染 顯微根尖手術成功率高

牙齒根管治療後又感染 顯微根尖手術成功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當蛀牙蛀到神經或是牙齒有大範圍的缺損,這時必要做「根管治療」,或稱「抽神經」;但是,當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再度感染或產生症狀時,又該怎麼辦呢?除了再次的根管治療,有的則必須施行手術性治療,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牙髓病科左凱勻醫師指出,最常見的是「根尖手術」,直接以器械移除根尖周圍的感染源,可讓牙齒保留最後一線生機。

顯微根尖治療 感染風險低

有位33歲的謝先生在接受全口評估時發現,上顎側門齒有疑似根管穿孔問題,合併持續疼痛,經再次根管治療後仍持續有症狀;另有位31歲劉小姐也有上顎側門齒持續疼痛問題,而此顆牙齒為完整假牙,若移除過長的牙釘會有斷裂的高風險,不適合再度移除假牙及再次根管治療。左凱勻醫師說,這2位病人都接受顯微根尖治療移除感染,再以生物陶瓷填補牙齒,術後恢復良好。

左凱勻醫師表示,根管治療後的再次感染,雖然再次根管治療成功率高達7成以上;但有部分複雜的根尖內感染、根尖外感染、囊腫及異物反應,根管治療達不到患部,必需採用根尖手術才有辦法治療。

傳統根尖手術較危險 新式顯微鏡操作更好

傳統根尖手術採用局部麻醉,醫師肉眼使用一般牙科手機操作切除牙根。左凱勻醫師說,根據回顧性研究文獻統計,傳統根尖手術的成功率為4-9成不等,落差甚大,與材料選擇及治療醫師的臨床經驗有關。

左凱勻醫師表示,現在的根尖手術已轉為搭配顯微鏡操作,文獻顯示有高達9成以上的成功率。術前以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CBCT)評估骨頭缺損,術中皮瓣翻開切除高度感染風險的牙根末端,使用精細的超音波器械,搭配高倍率顯微鏡操作,顯微根尖手術能夠完善地去移除根管內部感染部位,使用與人體生物相容性好的生物陶瓷充填牙齒空腔,必要時搭配骨粉及再生膜的修補,最後再用細微的縫線縫合傷口,完成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靈川農業網)   保養腸道、養顏美容、瘦身抗衰老!!它這麼好我居然現在才知道,難怪連醫生都推薦!! (圖來源大眾養生網) 到底什麼東西這麼好?!就是〝百香果,是一種芳香水果,具有“果汁之王”的美譽。在很多朋友的印象中,百香果香氣濃郁、酸甜可口、風味獨特。...

閱讀詳情 »

立法院院會日前三讀通過「學校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明訂供應膳食者的各級學校,都將全面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究竟甚麼是基因改造食物?對健康又會造成傷害呢? 所謂的基因改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而生產獲得特性經過改造之食品,使改良食品能加快生長速度,增加營養價值,或是具有抗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天氣漸漸轉涼,恐使氣喘患者症狀加劇,尤其若出現夜咳不停、運動後劇烈咳嗽、呼吸伴隨哮鳴聲或胸悶等,都屬於氣喘徵兆;開業中醫診所中西醫師吳佳玟指出,近來又因空汙影響,氣喘掛病號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氣喘分寒熱體質 對症下藥增加療效 以傳統中醫而言,治療上分為寒、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根據統計,目前一年大約有上萬名女性罹患乳癌,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然而,由於醫療水準提升,再加上中西醫聯手,乳癌已經有如慢性病般,逐漸受到控制。中醫師更是建議乳癌患者多吃豆類,可以降低復發率。 婦癌首位即為乳癌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