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殖器傷口潰瘍 恐是梅毒徵兆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生殖器傷口潰瘍,常因無痛且大多不做治療就能自癒,容易使人忽視,小心這是梅毒初期的典型症狀!若發展成第二期的全身性皮疹,仍不好好治療,可能會轉變成晚期神經性梅毒,或通過胎盤感染胎兒,造成先天性梅毒或畸型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檢驗室醫事檢驗師李蘭蕙指出,梅毒是由血液、體液交換及母子垂直所感染,病原菌因為不安全性交,透過黏膜或傷口感染後,會在生殖器上出現小傷口,例如單純泡疹病毒引起的水泡破裂、杜克氏嗜血桿菌引起的軟性下疳(潰瘍),以及梅毒螺旋體引起的硬性下疳。

然而許多性傳染病病原菌感染,都可能造成生殖器出現潰瘍的小傷口,所以發現症狀時,要進一步診斷傷口成因,除了專業醫師依症狀及問診判斷,也須臨床檢驗的輔助。

李蘭蕙解釋,篩檢的重要性在於,梅毒發展病程中,梅毒螺旋體在早期對抗生素治療的感受性相當好,可完全治癒且不留副作用,但若延誤就醫,治療將變得棘手,尤其是生殖器上的傷口,將成為其他性病如菜花、披衣菌、人類乳突病毒、淋病及愛滋病等入侵的最佳途徑。

若不幸感染梅毒,不見得每個感染者都會呈現明顯典型症狀,所以定期篩檢對高危險族群來說特別重要。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檢驗室,針對高危險群的調查統計發現,梅毒陽性率高達18%。

李蘭蕙提醒,除了定期篩檢,平時保持固定性伴侶,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不潔及不安全性行為,是遠離梅毒的最佳辦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0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明明有運動,卻瘦不下來?」這是許多減肥人士心中的疑問。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其實大多數減肥人士,都是運動一天、休息兩天,或是未做好飲食控制,給自己「減肥假期」,當然體重遲遲不下降;建議運動必須持之以恆,並搭配飲食控制,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臉上的凸狀物,並不是只有青春痘,還可能是粉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臉上的凸狀物主要是因粉刺而形成,若不處理,恐將導致粉瘤的發生。 潘企岳說,粉刺其實就是毛孔角化,一般成人臉上有角質化的顆粒大多數為粉刺。粉刺分為白頭粉刺及黑頭粉刺,白頭粉刺為膚色凸狀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為能協助民眾擁有健康人生,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別邀請各企業,參與反菸拒檳毒的結盟宣誓,且於日前舉辦「健康企業反菸、拒檳毒成果嘉年華會」;藥師公會理事長李蜀平與食品藥物管理署管制藥品組蔡文瑛組長、國民健康署徐慧觀科長、新北市長朱立倫等人,並一起宣誓「反菸拒檳毒」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全穀類食品」標示稽查,於103年7到9月,到各連鎖賣場、超市和超商,稽查360件產品。抽查的產品標示均符合「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但有3件營養標示不符合規定,包括「可樂穀紅藜」、「珍田有機大燕麥片」及「珍田有機細燕麥片」等,目前已請轄管衛生局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