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物相似性藥-生物製劑長期『經濟毒性』的解方

生物相似性藥-生物製劑長期『經濟毒性』的解方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發炎性腸道疾病以及乾癬等諸多不同的疾病,都是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由於體內負責保護個體抵抗感染、消滅癌細胞等的免疫系統發生問題,將身體的器官當成敵人攻擊,而產生終身疾病。近年來出現生物製劑可有效改善病況,不過費用卻不是人人負擔得起,幸好出現生物相似性藥可緩解這種「經濟毒性」。

生物製劑改善自體免疫疾病困境 惟『經濟毒性』不容小覷

台大醫院免疫風濕過敏科謝松洲醫師指出,在過去,一旦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治療的選項除了類固醇或傳統免疫調節劑外相當有限,除了受限於療效且長期使用下來的副作用也不低,直到生物製劑問世,能有效且精準地針對免疫系統致病機轉如特定細胞激素進行抑制,才使得上述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得以重拾生活日常,不過,尖端的科技背後帶來的高昂藥費,對於這些需要長期用到生物製劑的患者,無論健保或是自費都具有相當高的「經濟毒性」。

生物相似性藥提供自體免疫疾病高品質且經濟的治療方案

所幸,因著生物相似性藥的問世,保有原開發生物製劑的療效與安全性,同時費用上較為經濟。因為法規上只需要在主管機關核准的特定適應症完成臨床試驗後,結合完整的非臨床試驗數據以證實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主管機關審核之後即可核發相同病理機轉的相關適應症,藉此降低醫療成本,卻仍能兼顧品質。對於需要長期使用生物製劑來治療的自體免疫患者,生物相似性藥可說是緩解對於健保的「經濟毒性」的良方,其節省下來的健保費用,可讓給付更符合臨床需求,如原先因財務而受限的療程或給付門檻,讓更多患者也能受益於生物製劑療法。

生物相似性藥普及化有賴治療經驗交流與累積

近年來生物相似性藥在國內陸續獲得食藥署核准並取得健保給付,謝松洲醫師也提醒,生物相似性藥也是生物製劑,就像新藥上市需要讓臨床醫師累積足夠的治療經驗達到一定門檻,才能有足夠的信心納入常規治療使用,因此建議藥廠,對於相關醫事從業人員應提供充分的持續教育以增加治療經驗交流,以及給予患者完整的衛教資訊,有助於生物相似性藥的普及,這也是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推動本系列衛教計畫的核心宗旨。

【延伸閱讀】

三陰性乳癌惡性度高 醫師建議一定要做這件事

抗疫防重症,睪固酮也要「超前部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膽管系統阻塞時不僅會使膽汁鬱積,患者也會出現皮膚及眼睛鞏膜變黃、茶色尿等黃疸表徵,且感到上腹不適及消化不良。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炘儒醫師指出,膽管阻塞常見原因多是膽囊內的結石掉入總膽管所導致,一段時間後,容易伴隨細菌感染而引發膽管炎,嚴重甚至導致敗血症。結石卡緊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疾病管制署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2月15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達28例,相較去(2021)年同期(11例)顯著增加;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中18例為泰籍移工,分別為桃園市10例、臺中市3例、臺南市2例及新北市、彰化縣與南投縣各1例。經疫情調查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可能不知道,台灣愛滋防治成績在亞洲國家名列前茅,在2020年底就超越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UNAIDS)訂定的目標,服藥控制的感染者中有高達95%已偵測不到病毒,達到「U=U」。因此,被稱為帕斯堤(Positive)的愛滋感染者,事實上跟常見慢性病患相同,僅需定期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28歲女性,去年於澳洲打工時發現乳房出現小腫塊,但當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洲全面封鎖出境導致無法回台治療。因澳洲醫療費用高昂,一直忍耐到回台時才就醫,此時乳房腫瘤已痛到身子無法站直,經檢查後發現已出現骨轉移,確診為「三陰性乳癌」四期。雖其男友毅然決然將自己的頭髮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